立足现实,发挥优势,切实推进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 :九三学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由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主要矛盾由从前的总量不足已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包括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部分农产品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江苏作为农业大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迫在眉睫.改革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适应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江苏农业提质增效,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发展难题.通过分析江苏农业发展现状,本文具体提出三个发展方向:市场导向,可持续导向,创新导向.三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产品生产,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树立长远目标,以创新为导向的技术手段则可更高效快捷地完成前两项工作.由此建立的良性循环,可推动江苏农业的上升式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江苏最大宗农作物——水稻,通过采标和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并研发在此标准下的农残、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管控方案,使得稻米质量安全标准大幅提升,并由此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如"超日标"和"高墟碱米""书院"鲜食米等品牌大米,售价在9.8~38元/斤,探索通过市场行为实现高品质稻米的高值化,为实践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产品不能重量不重质"提供探索途径.
科技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而体制机制创新是发挥科技服务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江苏省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全省农业科研体系存在的行政化色彩浓、经费投入不足、服务能力弱、成果转化率不高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发挥社会组织功用等对策建议.
当前,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取得突出成绩,然而已有农业保险机制逐渐难以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然风险集中、市场风险严重且融资风险较大.对农业保险需求迫切的同时,具有产品需求转变、服务需求提高、对创新型农业保险了解有限的特点.要提高农业保险为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作用,还需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机制创新,课题组因此提出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优化农业保险服务,提高政府支持效率,改革农业补
在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各地农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粮价倒挂严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产品市场波动显著加剧、农业信息化滞后等主要问题.针对江苏农业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在此基础上,从深化农村改革、加大绿箱补贴和加快三产融合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理
江苏省近年来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问题突出,农业产业结构亟待转型,落实好"两聚一高"的战略部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因此,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驱动的层面讨论这一问题,旨在完善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农业的主要矛盾正在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供需结构性矛盾这一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治本之策",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南京市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主要从产品产业结构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农业科技研发等方面,浅谈个人对南京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作为农民收入的四大支柱之一,财产性收入在江苏省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不到4%.在经济步入新常态,农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挖掘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拓宽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成为富民工作越来越重要的一环.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按照农民拥有的财产类别,分类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农业现代化,探索推进江苏农民增收增效路径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农民收入现状,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对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难点及原因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研究.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南京都市圈发展趋势、江北新区和区"十三五"规划,就如何加快推进六合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思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特色小镇是推动区域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点.特色小镇协同建设对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积极意义.特色小镇协同建设是推动宁镇扬区域资源整合错位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转型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创业创新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宁镇扬特色小镇协调发展路径可以为开放区域下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树立标杆、引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