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素养教育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基本且重要的素质,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集资源、空间和服务为一体服务环境,是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的最佳场所。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辅助力量,大学图书馆在21世纪教育范式演变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无线网络、虚拟参考和远程存取正日益改变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方式,未来的大学图书馆必须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和令人期待的舒适环境,熟练的学术协助、最新的技术和舒适的研究环境使它成为一个学习、信息交换与获取的中心。大学教育,尤其是信息素养教育必须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在这些团队中,大学图书馆员应直接参与或者和教师及其他部门合作,为培育和发展师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全面掌握学习知识的途径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实践证明,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骄人的第一步,已经成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一个有效模型,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未来大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最重要基地。
其他文献
  多校区办学是当前高校办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要认识多校区办学的优势和困难,引导多校区办学健康发展,就需要重新认识校区功能,进行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扩大校区办学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既是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高校多校区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障。本文介绍了学校一校二区出现的新
  本文采取网络抽查的方式对我国图书馆员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这三方面的工作倦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得分超出临界值的图书馆员有65人(28.6%
  文章首先对当前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所出现的两种意见进行了介绍,同时与西方图书信息学(LIS)的学科发展的两点认识进行对比,得出中国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信息学(LIS)
  笔者对小学生阅读倾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少儿图书馆今后开展导读工作的建设中以免费办证、免费借阅的形式,吸引学生走进
  新中国建立60年来,新闻界人物研究走过了从点滴回忆到系统研究的过程.1978年以前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开展得很不充分.在十年“文革”期间,发展到了极致,陷于停顿.在1
  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既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大学文化,既是一个突出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只有把握好大
  本文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开馆以来,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下读者意见在数量上、内容上、方式上出现的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同时数字图书馆也存在一些热门意见:关于免费1小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多校区办学的行列,进行着一校多区的办学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合并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展开,一批多校
  在全国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背景下,河南省积极投入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构建了系统平台、科学的运行管理体系、资源建设体系,并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数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