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个人数字化博物馆的实践和意义

来源 :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博物馆的课题是尽快数字化,便于网上查询、研讨和共享,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挖掘、展示民间人士的藏品和文物,发布民间文化爱好者的探究成果,是一个意义更加重大的课题.因为民间藏品更加巨大和丰富,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并研究文物和文化,有热情和激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其独到的见解,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有突破性的思维.个人数字博物馆的诞生昭示着全民素质提升的时代已经来临,必将极大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介绍了个人数字博物馆的实践和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论述了故官博物院文档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的组成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及系统在故宫博物院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几年的使用经验,给出了系统需要改进的几个建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博物馆发展中出现了“以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的趋势,而视觉文化自身诸多的特点和传播优势,促使以视觉元素为媒介的文化形态和传播行为与当
会议
事实上,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房地产这个特殊的行业里,真正的博弈并不存在。但是,抱着博弈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努力却在不断上演。在这个由专家、开发商、政府等构成的房产
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开发,是利用数字手段对博物馆资源(主要是文物(藏)品资源)中具有重大保护、管理和利用等价值的部分进行信息采集与加工,形成以各种载体表现的、相对有形的
随着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机构,面对新的媒介环境,如何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成为博物馆需要研究的课题.网络是数字信息
本文介绍了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二期建设项目中医科技馆的定位和建设主线,并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达成一定的共识.
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参加建设,目标是集成和整合全国优质数字化科普资源,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国家级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该项目顺应了我国网络
会议
“我是陈忠实”——隔着话筒,浓重的关中乡音从千里之外的西北传来。陈忠实,著名作家。1993年凭借长篇小说《白鹿原》崛起于文坛,迄今已出版有《陈忠实文集》5卷、《陈忠实小
数字博物馆功能的实现和优化,依赖于在信息资源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并处理好这些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即信息资源的整合.本文将结合“牵手福娃走进自然”动物数字博物馆的构建的实
本文从目的、内容和预期成果三方面,对北京民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