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高原人工防雹作业方案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根据低纬高原地形及气候特点,依托现有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工具,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内的各项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提出适合低纬高原气候特点的人工防雹作业方案.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提供了详细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需作业的炮点 作业仰角 方位角用弹量等.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南昌雷电监测定位观测系统获取的闪电参数资料,结合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同步资料,对闪电与雷达参量特征进行相关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不仅闪电强度、闪电陡度、闪电电荷、闪电能量值变化明显,而且这些闪电参量分别与≥40.00 dBz、回波强度≥14.00 kg/m2、回波顶高面积>40.00 kg/m2积分液态水含量面积等,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尤其是在强对流天气过程集中期,这些闪电参量表现出明显的震
应用1960-2006年47a来黑龙江省80个地面观测站观测到的冰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雹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旬变化和年变化,降雹高频区位于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山麓、小兴安岭山脉迎风坡及松花江、兴凯湖沿岸.
对于人工冰核催化剂来说,成冰总数和成冰速率是两个重要参数,但是在设计和指导人工影响天气试验中,对于外场实验中产生的人工冰核,很少考虑冰核形成总的速率和核化机制问题。理解和认识成冰速率、核化机制和成冰效率是正确应用核化技术和理解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结果所必需的。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技术或方法可以演示实验室研究或自然云环境中内在关系研究。本文采用DeMott方法,通过对实验资料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利用唐山风廓线雷达提供的风场资料,自动站的一小时降水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详细分析了2008年7月15日唐山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的发生与高低空急流的加强和向下扩展相对应;强降雨发生前西南急流迅速下传,引发低空东南急流的加强,低空急流的强度与强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300 m超低空急流;低空急流指数I增大的程度和降水量的强度成正比关系,低空急流指数不仅可以说明低空急流的脉动以及向地
2008年8月1日我省沿江地区西部出现了暴雨天气,其中南京市浦口区、江宁区和主城区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8月1日05时-2日05时全省共有8个市县雨量超过50 mm,其中5站超过100 mm,最大的为浦口260.1 mm,仅次于历史极值301.4 mm(2003年7月5日),为第二高值.同时,浦口滁河晓桥加密站达到了399.5 mm,为南京有记录以来日降水量的最大值(含加密站).在
本文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安徽不同天气系统下γ中尺度对流云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统计分析了夏季对流云基本特征,为探讨夏季对流性降水云的降水形成机制、结构以及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一些参考指标。
针对吉林省春夏之季雨水偏多的特点,我省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降水进行了几次有目的飞行探测.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6月的一次低涡天气降水过程的云雨特点,系统分析了云体微物理特征,为今后更好的了解云雨结构打基础.
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科院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引入了盐粉催化方案,胡志晋和严采蘩等已经建立了一维浓积云和层状云的盐粉催化模式,Yin Y等对播撒吸湿性烟弹对积云降水的发展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本研究的模式包含了盐粒的凝结增长,盐滴与云滴的增长,盐滴被雨滴碰并,温度低于0℃时被冰晶碰冻成霰,被霰和冰雹碰并使霰和冰雹长大以及盐滴冻结成霰,对该模式进行了个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雨效果。
本文通过50年人工增雨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内蒙古中部地区自然降水的天气系统和该区植被、地理环境,提出改进等待适合人工增雨云层的方法,人为地表植被、地表蒸发对人工增雨起互补良性循环,提出在沙漠地带开展露水工程试验.
郴州是全国烟叶生产的三大基地之一,全市有7个种烟县(区),96个种烟乡镇,669个种烟村.2008年,郴州市烟叶种植面积29.55625万亩(其中桂阳20.6102万亩,永兴1.84081万亩),年收购量可达82万担.但是由于郴州地处湖南、广东交界处,四周山岭叠宕,受地形及气候环境影响,郴州自古就是一个容易受自然气象灾害影响的区域,其中每年春夏之交,冰雹就会严重影响当地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