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灌肠液防治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首先造成肝硬化模型,继之用内毒素LPS给肝硬化家兔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用生理盐水、乳果糖、头孢克肟和解毒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为治疗组,等渗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家兔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组对家兔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由大黄、金银花、公英、丹参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情况、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抑制肠道对氨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以及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等机制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HBV感染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的变化及其与HBV DNA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8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方法测定血清HBsAg水平。结果:208例患者中,慢性HBV携带组HBsAg水平中位数最高,为3.90 log10IU/ml;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sAg水平中位数为3.53 10g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了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CHB发生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0例健康体检者(He组)及41例治疗3个月后的CHB患者外周血Treg(CD4+CD25hughCD127lowT)和Th17(D3+CD8 CIL-17+T)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百分比。
目的:探讨Treg、Th17细胞及Treg/Th17比率与肝功能的相关陸,以便更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免疫炎症。方法:收集41例HBeAg阳性CHB患者、29例HBeAg阴性CHB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CD4+CD25high CD127low)和Th17细胞(CD4+IL-17+T)的频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的小干扰RNA(siRNA)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TGF β 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前期研究的TGF β lsiRNA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GF β lsiRNA 0.125 mg/kg组、TGF β lsiRNA 0.25 mg/kg组和阴性对照组(0.25 mg/kg非特异性靶序列)。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水林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90例2~5年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水林佳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个月,疗程的中位数为31.4个月。对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合并症、肝癌的发生率、病死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HBVDNA阴转、。HBeA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初始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毒学应答和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38例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3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及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疗程中监测患者生化学指标、HBV DNA载量,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不同浓度HBV DNA对体外培养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病毒载量,将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分为103拷贝/ml组、106拷贝/ml组,以正常人为对照,将不同病毒载量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加入体外巨核细胞培养体系中,CCK-8、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胞集落法检测巨核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巨核细胞CD41表达测定巨核细胞分化。结果:(1)C
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干细胞(hCBSC)经外周静脉移植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异体人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4、12、24周的血清A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n)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hCBSC移植治疗后2周,肝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
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介入(经肝固有动脉)输注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于移植术后1、2、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个月,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获益于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无法耐受干扰素治疗。本研究评估该人群脾切除手术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3例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患者。患者治疗前至少出现过一次肝功能失代偿,包括腹水、自发性腹膜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