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病历模型

来源 :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第四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中,病历数据录入方式和病历数据处理方法是着重考虑的问题。在目前投入应用的各种电子病历系统中,很难见到既能够使医生方便的录入病历,又能够使病历数据被充分的结构化,以满足临床科研的需要。在分析了中文病历规范、医生书写病历的习惯、病历在临床中的使用要求以及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需要之后,医院与相关公司合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的层次化病历模型和对应的结构化输入引擎。该模型可以清晰的描述各种病历文件内容的语义结构,对病历数据可以达到85%以上的结构化。结合模型内置的单位换算、数据代码化等处理,使得准确、快速的查询分析病历数据成为可能。以该模型为基础,实现了一种新的病历编辑器,该编辑器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结构化数据录入方式——医生书写病历的界面和纸质病历的样式基本趋向一致。其核心是一个结构化输入引擎。该引擎实现了在文字编辑器中嵌入结构化输入的功能,并在输入界面上显示病历的结构化信息。输入的病历数据通过引擎的转换,可以映射到病历模型,达到病历数据结构化的目的。同时引擎还内置了结构保护功能,防止用户在编辑数据时破坏结构化信息。
其他文献
建设一套完善的、适用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重要标志。文章结合中山市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践,以笔者亲身的所感所悟,对建设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探讨。
医院信息化的效益如何一直深受医院信息人员的关注,深受其扰。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在药品库存管理、被服管理、订餐和缩短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提出不仅仅是在信息化项目建成后才进行,而是要整个项目周期里都要重视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包括在项目论证和系统维护期。信息化的效益尽可能量化,只有通过量化,分析才能更彻底,更深入。
医院流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反应在建筑结构上就变得十分严重。信息化人员参与医院建筑和医院流程设计,有责任使用科学的方法,在设计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管理者进行修改,最后用信息系统实现。本文讨论了与医院建筑结构有关的流程问题(包括流程和流程中处理节点的特点和常见问题)、流程验证的方法,力图帮助管理人员、建筑设计人员和信息化人员更好的找到合作点,更融洽的合作。
@@公共卫生信息应用氛围初步形成一是构建了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二是市疾控中心应用了从采样、送检、交接、检验、评价等卫生检验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南海区、顺德区卫生监督所建立了卫生许可申请、受理、审批、签发、打证等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处于MIS系统向CIS系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既需要保证已有系统的功能与稳定,又要考虑与新系统的衔接。医护协同中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无线移动等新兴技术来解决,但由于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医院的应用还不够普遍,因此本文正是从多数医院现实应用状况、技术基础出发,基于向CIS过渡阶段来论述电子医嘱的医护协同实现。
电子病历作为医疗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各类相关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代表了未来一个时期医疗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临床数据中心作为所有电子病历应用的信息基础,是实现电子病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为此,结合我国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如何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问题,介绍了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两种主要思路,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实践介绍了一个基于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个人健康唯一标识的定义是建设区域健康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结合具体实例深入剖析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实施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区域医疗信息网络提供了区域下多种医学信息平台数据的有效互通。随着医疗机构每年产生的愈加庞大的医疗信息,互操作将在区域医疗信息网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了面向区域医疗的图像互操作系统框架,由区域医疗中心提供用户认证服务和存放用户的诊疗信息,用户通过Internet登陆区域医疗中心进行访问,若用户想要查看详细的诊疗图像信息,则由诊疗医院建立临时图像数据库将相应的内容向患者开放。
首先描述了电子病历的特点,接着根据这些特点讨论了利用传统关系数据库实现电子病历的不足,然后介绍了DB2 pure XML 的特点,最后通过几个例子详细阐述了DB2 pure XML 在电子病历方面的良好性能。
对传统病历质控和管理流程对电子病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系统改造方案。目地是改变现有病历质控和管理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提高、加强运行病历的质控内涵和力度。在《电子病历质控系统》中设置绝对时限控制和频次时限控制,系统自动对运行病历超时书写部分进行计分、评分,可减少临床质控人员的工作压力;利用系统对危重病人数据采集环节的监控能够对医院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新的病历提交、归档、借阅、查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