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变化及趋势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聆听治疗、中医五行体感音乐治疗的三种不同治疗手段,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张力的变化,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为指导中医五行体感音乐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一对照试验,将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聆听治疗
会议
目的:在社区早期发现孤独症可疑儿童,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全区13个社区及本所儿保门诊,对18月龄和24月龄的儿童2089例,使用香港汉化版Chat-23量表进行孤独症筛查.结果:1)初筛阳性率为3.54%,其中男童4.19%,女童2.83%; 18月龄和24月龄阳性率分别为4.42%和2.36%,有显著差异.2)复筛阳性率为0.29%,其中男童0.36%,女童
会议
目的: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Scpchild脑瘫登记及系统管理数据库中选取来自东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市3所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在册的158名7~18岁脑瘫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运动功能分级(粗大运动和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问卷得分、伴随症状等,通过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学龄期脑瘫
目的:研究限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lMT)和双手训练疗法(BIM)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患肢的单侧上肢功能和双手协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为5至8岁的偏瘫患儿共60例,根据年龄、性别、偏瘫侧、手功能分级进行配对,并随机分为CIMT组和BIM组,每组各30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采用手功能分级(MACS)、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和墨尔本单侧上肢功能评定表(MUUL)评定ClMT组和BIM组在一
目的:检测SAPK/JN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孤独症患儿脑组织中表达水平.方法:由美国纽约州立基础研究院李笑虹教授赠送8例孤独症患儿脑组织及8例年龄、性别均匹配对照组脑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SAPK/JNK在孤独症患儿和对照组儿童脑组织中总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同时检测其下游c-Jun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患儿脑组织中SAPK/JNK总表达水平无差异,但额叶皮层脑
会议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变化的不同结局,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16例早产儿按不同孕周分为2组:低孕周组:27-31+6周龄组;高孕周组:32-36+6周龄组,分别做神经行为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以纠正胎龄6月、12月作为神经行为发育变化追踪关键点,记录抓握反应(6月)、大运动、肌张力、神经反射、异常姿势及模仿动作(12月)的异常概率并比较.结果:不同孕周早产儿早期神经行为发育障碍随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