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铜的拉压与扭转疲劳行为

来源 :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观察多晶铜的拉压疲劳和扭转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以及断口形貌,研究了不同受力方式下的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疲劳损伤行为及其微观位错组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受力方式下,裂纹的萌生和早期扩展均由最大切应力所控制;而正应力主要影响疲劳裂纹扩展从StageⅠ向StageⅡ的转变.结合疲劳条纹的形成机制以及应力状态分析可知,与扭转疲劳相比,在拉压疲劳中裂纹扩展路径更容易从StageⅠ转变为StageⅡ.然而,当扭转疲劳的应变幅较高时,较高的应力水平促使StageⅡ裂纹扩展出现.通过对断口的宏观和微观观察,这一结论可以得到很好地证实.另外,通过分析纵向裂纹和轴向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讨论了不同应变幅下扭转疲劳的断裂过程.
其他文献
多轴疲劳中由于载荷特征参量较多,像应力幅比、相位差及平均应力等,且各载荷特征参量对疲劳失效的影响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采用2A12-T4铝合金漏斗形试件,进行了不同扭转平均应力下的扭转疲劳试验以及比例加载下的拉扭复合疲劳试验,研究了扭转平均应力对多轴高周疲劳失效的影响.
考虑金属材料的多晶聚合特征和细观塑性变形机制,结合应变循环试验,研究了纯铜在应变对称循环下细观变形不均匀统计参数变化与疲劳破坏的关联性:(1)建议了多晶金属循环过程中内部应力与塑性累积应变分析的方法,采用考虑晶体塑性滑移的非线性运动硬化机制的晶体塑性模型,进行晶粒尺度的应力与塑性应变计算;(2)采用可进行统计分析、包含一定数量晶粒的Voronoi多晶集合体作为金属材料的统计代表性单元(SRVE),
本文利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复合材料加筋结构在压缩及面外弯曲载荷共同作用下的破坏过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复合材料加筋蒙皮结构渐进损伤失效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采用cohesive单元模拟筋条与蒙皮间的连接界面,采用Quads准则和B-K准则判断损伤起始和扩展;复合材料层板采用三维Hashin准则作为失效判据,并引入材料刚度退化模型模拟损伤.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合理性
电加工是利用瞬间放电能量的热效应,使工件材料熔化、蒸发达到尺寸要求的加工方法.加工时的热效应和电解作用使加工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的变质层对工件的表面微观力学特性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脉冲电流、脉冲时间)对工件试样变质层结构及其内部微观缺陷的影响,采用SEM研究表面层的孔洞和微观裂纹等微观组织缺陷,研究不同加工参数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及试样宏观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显微硬度研究变质
本文对止裂条带增强含裂纹金属薄壁结构的断裂韧度进行了数值分析.止裂条带通过胶黏剂单侧粘接在金属薄板裂纹的前端;分析时止裂条带与金属薄板之间的胶接面采用界面元,金属薄板裂纹的起裂与扩展采用裂纹尖端张开角断裂准则.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增强结构相比,由于增强条带的桥接作用将金属薄板中的部分载荷转移到条带上,显著提高了结构的断裂韧度.进一步分析表明止裂条带的宽度、止裂条带的刚度和胶黏剂的强度是影响结构断裂韧
本文主要研究二维两相压电材料在均布载荷和界面位错的相互作用下,无限压电介质广义弹塑性界面断裂问题.运用压电介质广义弹塑性理论和复变函数法,研究无限压电双材料极化饱和(PS—Polarization Saturation)模型在不可穿透边界条件下的断裂失效及电塑性区的屈服行为,得到由传统位错和电位错表示的局部K因子和局部J积分.
应力波因子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评估材料缺陷和损伤的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压电传感器等手段在材料表面激发询问脉冲应力波,与此同时利用压电传感器在材料同一表面的其他一个或多个地方接受应力波信号,在此基础上通过信号分析确定反映材料对应力波传播效率的应力波因子,从而来表征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或缺陷损伤状态的变化.本文以PZT压电传感器为技术手段,对基于应力波因子的铝板损伤监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模拟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原子比Zr/Ti≈52/48,掺杂少量镧和铌的锆钛酸铅(PLZT)铁电陶瓷材料,X射线衍射谱表明,得到的陶瓷粉末样品为纯钙钛矿相.对PLZT铁电陶瓷材料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原位Raman谱观测,得到了各Raman特征谱的波数和峰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200℃升温至600℃过程中,准同型相界附近的PLZT铁电陶瓷分别发生了两种相变:在0℃发生了三方相到四方相的转变,而
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大量地应用于航空、建筑以及机械制造等领域,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面临诸多复杂环境,如高温环境、超高速撞击的高压环境,热?力耦合环境等.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在这些诸多复杂环境下,材料的失效机理和破坏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采用高温炉和激光作为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稳态和瞬态的热加载源,通过材料实验机
在通常的材料疲劳试验中,由于试件的尺寸一般较小,裂纹的萌生与发展过程相对来说易于通过肉眼观察.但对于大型结构件,如桥梁与建筑结构的疲劳试验,尤其是需要经历数天甚至数月的试验才能得出结果的试验来说,获取最先出现疲劳裂纹的方位、具体开裂点、裂纹萌生时所对应的疲劳次数、裂纹疲劳损伤发展等具体过程和数据,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