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种子工程与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鱼类种子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生长和抗逆性状为重点,开展石斑鱼类杂交制种、抗病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石斑鱼全基因组测序,发掘生长、抗病、抗逆等相关的关键功能基因;并构建石斑鱼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重要生产性状QTL定位,研究遗传参数精确评估技术;建立石斑鱼品种改良的理论基础,开展多性状复合育种研究,加快石斑鱼养殖产业的良种化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实现了半滑舌蝎雌核发育,但在雌核发育后代中,未发现有WW“超雌”个体,通过染色体切割建立了双重PCR鉴别半滑舌编遗传性别的技术,并筛
三万年前的一天,在西伯利亚雷马河附近的一片森林里,一粒幼小的种子从母体脱落,落到了地面上。那时已经是秋天,这粒种子想,我也会让自己发芽、破土、长叶、开花,明年的这个时
  本文对大口黑鲈的种质资源,数量性状遗传、选育技术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了研究。培育出生长性能比普通养殖大口黑鲈提高17.8-25.3%新品种大口黑鲈“优鲈1号”。
  本文基于大黄鱼苗种生产中凸显的问题,以及大黄鱼遗传育种研究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以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为龙头,国家级良种场为骨干,构建大黄鱼种业联盟,规范大黄鱼苗种生产,促进
  本文报道鲤雌雄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子代经济性状存在一个曲线的相关关系,获得最优子代的雌雄亲本关系存在一个“阈值”,基于此“阈值”理论建立了基于雌雄亲本遗传距离的鱼
会议
  本文利用远缘杂交方法通过长期研究制备的四倍体螂鲤品系和四倍体螂鱿品系;利用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雄核发育综合技术研制的雌核发育二倍体螂鲤克隆体系、雄核发育二倍体
  本文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笔者实验室的工作,对某些淡水养殖鱼类性别控制、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分析讨论了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
会议
  本文聚焦鱼类种子工程,以“工程化”和“产业化”为目标,论述了种业建设理念、鱼类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健康苗种繁育、新品种创制、种子工程装备等内容,并且展望了水产种
1990年,我有幸畅游漓江。那里大自然的绮丽风光令人陶醉,尤其是“象鼻山”那绰约风姿使我萌发了在咫尺盆盎中表现南国风情的创作欲望。但10年来没有选到合适的石种。实在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