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

来源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教学设计和公共教育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特点出发,介绍笔者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
其他文献
根据粤北地区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简述了高校引领与服务山区教师教育发展路径探索过程,详述了所构建的“四维一体”教师教育共生新模式和“校地协同”发展新机制,文章最后简要说明了新模式、新机制应用成效和需注意的问题.
因应高校分类指导的要求,广东省于2016年起推行“省市共建”本科高校教育政策,推动11所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省市共建”具有分类指导意义和价值,带有鲜明的协同指向、地方指向、应用指向、创新指向.但省市共建本科高校这一政策又存有政策概念不清晰、建设制度不完善、绩效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等实施层面的困境.结合省市共建本科高校这一教育政策要求和实施困境,研究提出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的发展路径:切实转变思想观
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实习通过立体化改革,提升了师范生的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各类文体活动能力、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实现了备课、试讲、实验、听课、分析、授课、点评、竞赛、辅导、管理、文体活动、教师模拟应聘等立体化培养,教育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实验探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全过程综合评价,开创了“8多4感3全的843”立体化教育实习新模式.
科研型教授评聘制度是大学职能演变以及由此带来教师职责转变的结果.长期的历史证明,科研型教授评聘制度存在许多弊端,解决的办法可以通过设置“科研型教授”和“教学型教授”两种职称评聘体系,使每位老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获得与其价值相匹配的待遇.评聘“教学型教授”的条件包括:教学工作量饱满,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有丰富的教学学术成果;不断累积知识,获得各种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奖励或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新工科人才培养现状与路径的基础上,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构建基于“工作室”制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新机制.
师范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迫使高师学科教学法课程的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技能训练的方法.随堂组合式试讲让优化组合的师范生试讲小组在充分备课和试教的基础上,利用学科教学法教师的真实课堂尝试性地上一节教学法课,然后再进行说课和评课等活动.与传统的试讲模式相比,随堂组合式试讲融备课、上课、听课、说课和评课训练为一体,具有从教中学教、学科教学和能力培养两不误、成倍提高试讲功效等明显优势.
21世纪是教育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未来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高校,将如何利用好目前的各种多媒体平台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Moodle平台作为一个开源免费的课程管理系统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但要使该平台的众多功能发挥出最大效果,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研究.文章将重点阐述该平台测验模块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实例论述了利用Moodle-quiz模板高效制作在线考试试卷,以
教育实践课程以发展人的实践智慧、形成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居重要位置.以某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分析其实践课程的设置、实施、管理和评价的现状,发现存在课程时数偏少,安排欠合理;课程实施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课程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对策.
师范生专业技能是师范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走向成功教师的不要条件.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着资源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基地欠缺等问题,应该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对个体与社会的消极影响,它会妨碍个体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分析高等教育负向功能的原因,研究探讨如何尽可能避免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出高等教育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正向功能.大学教师必须在娴熟自如地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视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分课堂、翻转课堂、角色模拟法、案例教学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