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辨治中风病经验

来源 :第四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ao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上闭下脱证和癃闭的临床经验。李老在患者处于中风上闭下脱危急时刻,起用三生饮加减,以破沉疴痼疾,豁痰开窍。三生饮配方别出心裁,以3味大毒之品不经炮制直接入方,用于治疗中风急症寒痰壅滞、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等。而治疗癃闭时,李老认为,主要因年老久病,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致膀胱气化无权,而溺不得出,故用真武汤以温壮命门之火,使阴得阳生,膀胱、三焦气化有度,则小便通利。方中熟附子为君药,陈修园曾讲“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茶、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爰,补虚法也。”熟附子辛热,峻补肾阳,助阳之力专,壮气化之源,启气化之机,壮肾阳以制水。易生姜为干姜,加肉桂,以加大补火助阳之力。三药合用,能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道。茯苓、白术共为臣药。白术功在健脾除湿,配以利水渗湿之茯苓,在附子温阳基础上,培土治水,阳气得以温补,奏利水之功。
其他文献
林夏泉先生(1908~1980年)是广东省中医院九大名医之一。林老先生认为,癫痫之因,考古人论述可因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而临床所见以后天因素为多。在后天因素中可有风、寒、暑、湿、燥、火、疫毒之外感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刺激之精神因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之生活因素;因跌仆损伤脉络之外伤因素等等。上述因素每每相互交错,或互为因果,但癫痫之所生主要由于体内气血虚弱,脏气不平,而造成
张梅芳教授运用五轮学说,将眼与脏腑经络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工作疗效显著。根据张老的经验,轮属标,脏属本;轮之有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这是一般的规律。只有认清眼病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判断眼的病因病机,从而分析眼病的本质。五轮与所属脏腑分别相应,故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可在相应的轮位上出现证候。基于这一原理,故观寒眼部的各种证候可以推断脏腑病变,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毛德文教授是广西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学术、学科带头人。毛教授学崇《温病条辨》,济世活人,灵活运用“治病求本”、“审因施治”、“辨病论治及辨证论治相结合”等中医基本治疗原则,对重型肝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毛教授认为,重型肝炎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毒”、“瘀”,“痰”胶结。因此,治疗上以解毒、化瘀,豁痰为主,即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与豁痰醒神法并用。其结合现代研究,制定出了治疗重型肝炎的基本方,即
吕仁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和内分泌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术带头人,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工作,有着丰富的糖尿病肾病临床经验。他认为,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其中不少患者常伴有高尿酸(UA)血证。临床随师诊疗中所见:DN伴有高UA血症者理化检查指标比单纯DN更为严重,且发展较快,然临床症状则相对较轻。如
背俞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它具有反映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疾病的特异性。由于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之所,具有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且背俞位于膀胧经第一侧线上,故司徒铃教授认为“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经络之枢纽。”司徒教授善用背俞穴为主,在辨证基础上,共同组方治疗顽固性疾病,疗效明显。本文介绍了司徒教授利用五脏俞加隔俞治疗中风后遗症、脱发,利用肺俞、隔俞为主治疗哮喘和荨
吴汉卿教授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临床注重现代生理、病理及解剖知识,水针刀新针法是其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总结了其他针刀疗法的精华,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而发明的一种微创松解针刀技术,其有很高的安全性。针刀与各种抗炎松解药物配合使用,使其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水针刀新针法机理可总结为三大方面:一是调整机体的动静态失衡;二是消除无菌性炎症;三是解除神经血管的受压。此外,其总结出的各种针法,用针要领,如“天人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很大差异。近年研究发现,粒细胞生成障碍、破坏消耗过多,及分布异常、释放障碍均可导致粒细胞减少。对其治疗目前以升高白细胞的方法,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有较好疗效,但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能超过两周,且费用昂贵。中医药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的感染期虽不能单独应用,但与抗感染、输血结合起来可大大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在白细胞减少阶段,梁冰教授使用中医
肺炎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实质炎症,其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临床多衰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肺炎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之“咳嗽”、“风温”、“肺热病”、“肺炎喘嗽”等范畴。刘伟胜教授指出,肺炎的病机要重视热邪伤肺,痛血内生,气阴耗损;治疗强调解热毒,救气阴。要分期分证治疗,早期宣散风热,中期清解热毒,后期顾护气阴,兼清余热。重症肺炎应重视通腑解毒,攻补兼施,慢性炎症应强调益气活血,软坚散
本文介绍了李寿山教授诊治慢性肾脏病的遣方用药特色。一、治疗慢性肾炎有两难。一难是水肿时起时伏,时聚时散,时轻时重,经年累月难以真正退除;二难是蛋白尿难以完全控制。其难治,究其原因在于专心于补涩。“湿”与“瘀”互结,治疗上宜“清利”与“化瘀”并行,不宜“清化益肾汤”补涩太早,易闭门留寇;补涩太过,邪恋正亦难安。李老自拟治疗慢性肾炎,收效显著。二、慢性肾衰竭后期因脾肾衰败、气化无权、湿浊潴留为毒,气虚
蛋白尿及血尿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棘手。李寿山教授在6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临床上以健脾益肾法、固精益肾法、升阳益肾法、清热益肾法、凉营益肾法、摄血益肾法等方药治疗蛋白尿和血尿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