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油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暨2011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生学术论坛(生物质能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inf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了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粒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液滴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向不断增大;随着气液比增加,液滴的平均粒径不断减小,但减小趋势变缓;柴油雾化性能最好,生物油最差,添加乙醇能增强生物油的雾化性能。
其他文献
为较为全面地了解温度对生物质灰特性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利用XRF、XRD 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制取的生物质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温度对于生物质灰含量和灰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显著的影响.生物质成灰率随制灰温度的升高显著下降,且灰分的形态和颜色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温度对生物质碱金属的存在形式影响显著,高温下碱及碱土金属大量挥发析出,同时残留于灰中的共晶体增多,从而改变生物质灰熔融特性.TG-D
利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法研究了热解过程中棉杆颗粒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并用分形维数描述了热解焦颗粒内部孔隙表面形态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热解焦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态具有显著影响,孔形状与比例有较大变化。棉杆热解焦的BET 比表面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从450℃开始,BET 比表面积迅速增大,在65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减小。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棉杆焦表
本文选用华中当地收集的生物质原料(稻杆、竹子)及其成型燃料(稻棒、竹棒)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TG-DTA)上研究它们的燃烧特性,并采用非等温积分法(Coats-Refern)分析秸秆的燃烧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生物质原料与成型燃料都易着火和燃烬,燃烧过程主要包括挥发分的析出燃烧(200~360℃)和固体焦炭的燃烧(360~500℃)。动力学分析表明:挥发分的析出较容易,所需活化能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纤维素的热解机理,对其热解过程的热量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STA 同步热分析仪和ARC 绝热加速量热仪进行纤维素热解,并对热解结果进行热重分析和热量变化计算.[结果] 纤维素在常压下热解,主失重阶段温度在45℃的狭窄区间,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热解主要阶段往高温区推移;DSC 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素在热解的主要阶段吸收大量的热来进行热解反应,10 K/min、20
生物柴油是一种环保型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原料严重不足制约了其发展,为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以以茶油精炼副产物提取的工业级油脂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工业级茶油转化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酸度不大于1,酸值小于2的茶油,在甲醇用量为原料油重量的20 %,KOH用量为原料油重量的0.8%的条件下
利用气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初步研究稻壳与褐煤热解及共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及液体产物的分布情况,得出共热解过程中稻壳与褐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不同的掺混比例下,共热解气体产物组分的变化情况略有不同,稻壳与褐煤按2∶8 比例进行共热解时,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共热解液体产物中的官能团种类为二者单独热解时的加和,只在2∶8 比例下出现特殊的红外吸收峰。
为解决畜禽养殖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该文利用自制的固、气、液(Solid,gas,liquid)多联产固定床气化炉将鸡粪气化,气化可得到固体鸡粪炭、可燃气、提取液三相产品,三相产品均可以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减排、减污的目标.针对鸡粪展开了空气气化试验的研究,考察了气化温度和空气当量比两个操作参数对气化产物得率、气体产物的组成、含量和发热量、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
以乙酸为研究对象,对乙酸水蒸汽重整制氢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热力学计算,考察了温度、水碳比和压力等因素对反应平衡组成的影响。分析表明:与水碳比和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相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反应平衡组分中H2和CO的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但超过一定温度后H2 的量有下降趋势;同时氢气的产率随水碳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增大趋势比较缓慢;受压力增大的影响反应平衡中各物质的量反而减小。在温度为450
本文研究了以糠醛渣为原料,以水蒸汽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包括对炭化温度、活化温度以及水蒸汽用量的优化,并借助SEM、XRD、N2 吸附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炭化和活化温度分别为450℃和800℃,水蒸汽用量在0.04g/min.g 炭化料为好,对应的活性炭的碘值、亚甲基蓝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776 mg/g、133 mg/g和279 m2/g .进一步对制得的活
以Pd/C为催化剂、水为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对纤维素液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贵金属Pd/C 催化剂条件下可实现纤维素定向液化转化为山梨醇、丙二醇、乙二醇等多元醇;纤维素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保温时间、氢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温度245℃、反应时间30min、氢气压力6MPa、Pd/C 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分数的30%时,纤维素转化率可达到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