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月度发电节能风险管控模型

来源 :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x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确定性的节能评估无法满足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环境下节能调度节能降耗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了月度发电节能风险评估管控模型.考虑实际调度中机组出力与煤耗率具体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节能调度机组单位调度电量节能效益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风电出力、负荷功率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节能调度节能效益评估的影响,借鉴经济学中半绝对离差风险的概念,建立了节能调度节能风险评估指标.在随机规划理论框架内,建立了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月度节能风险评估管控模型.其中,为了兼顾所建模型求解效率和精度的双重需要,机组启停和出力变量优化粒度设定为日峰、腰、谷典型负荷状态.采用目标相对占优与内嵌Monte-Carlo随机模拟技术的遗传算法求解所建模型.以某省级电网公司为例验证了上述工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针对燃煤电厂煤粉颗粒在三分管道中的输送,本文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了三分管中的压损数据和速度分布,发现了三分管中压损和速度的不均衡.并且研究了流速以及质量流量对压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增大,压损增大;质量流量增大,压损亦增大.其次,对调节阀不同开度情况下,阀门前后的压损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在不同开度下,管道内的流态以及相应的管道压降和流速变化规律.仿真研究发现,管道内压
本文针对深圳MMC柔性直流配电网(MMC based DC distribution system,MMC-DCDS)示范工程,从系统启动和运行控制方面入手,提出了适用于MMC-DCDS的启动和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待研究MMC-DCDS示范工程的拓扑结构,明确了其系统参数和接入服务;然后结合该系统启动时对电压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启动策略;最后结合系统多运行方式的特性和单极接地故障发生后系统
变压器交接局部放电试验是把关设备零缺陷投运的重要手段.本文详尽分析了一起220kV油油套管变压器交接局部放电试验超标的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油油套管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和结构,从方波校准、接线方式、加压过程对油油套管变压器的交接局部放电试验方法和考核标准进行了阐述;然后,根据局部放电试验超标情况,结合局部放电特征图谱和信号传递关系,初步判断了造成局部放电量超标的位置;再者,通过对变压器高压干式油油套管的
通过分析现有节能计算工具,并深度挖掘电厂现有的PI系统、SIS系统和DCS提供的大量数据,提出了现阶段利用微机技术计算节能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弥补了现有计算公式忽略和难以统计的大量数据,将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公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接收机水平的提高,伪卫星技术越来越成熟,基于伪卫星的卫星导航增强技术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本文主要介绍伪卫星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半实物仿真在时间精度测量中的应用.由测试数据可以得出,利用伪卫星增强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授时精度.
为满足绥中电厂2×1000MW机组改接到华北网后,昌黎--乐亭线路投产前的系统条件,针对可能出现地系统稳定问题,开展绥中电厂机组改接华北电网的安全稳定计算和分析并对天马等一系列500kV变电站进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改造和新增的设计与研究.
高压直流绝缘子在稳定运行时,由于静电吸尘作用,使其表面积污严重.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污秽中导电离子将会增大泄漏电流,大大降低绝缘子的绝缘水平,给绝缘子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本文以东北某直流换流站内实际运行的500kV超高压直流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在积污1年和2年后采集绝缘子表面污秽进行污秽度测试与分析,结合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绝缘子表面洁净与积污情况下二维电场与电位分布.结果表明,绝缘子表面的电场
在对特高压交流系统进行电磁暂态仿真时,为简化系统,常需在保证待保留系统边界节点短路容量恒定的条件下对外部网络进行等值.传统等值方法要对边界节点进行逐一短路,获得与边界节点数目相同的节点电压方程,根据节点电压方程组联立求解得到节点导纳矩阵.当边界节点较多时,方程组维数较大,计算过程繁琐.本文利用PSS/E软件中SCEQ模块对特高压浙北~福州工程投产后的华东电网进行等值,将特高压系统作为研究系统,将5
通过在一台强制循环汽包锅炉进行的实验,对等离子体点火改造对锅炉性能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锅炉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启动,升温升压速率符合机组启动曲线的要求;燃烧器喷口不摆动对锅炉调温性能的影响较小,等离子体发生器投用使锅炉NOX排放量略有降低.
针对某1045MW超超临界贫煤锅炉改烧高挥发分烟煤问题,进行锅炉(或燃烧器)冷态空气动力厂试验,调整了燃烧器配风及煤粉细度,确定了燃煤掺配方案.并对改进后炉膛热态温度分布进行了监测,运行结果表明贫煤锅炉燃用高挥发份烟煤试验工作取得初步成功,截至目前燃烧器未见烧损迹象,锅炉无明显结焦,较好的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拓宽了锅炉及制粉系统对实际煤种的适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