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层次网络管理框架

来源 :第九届CERNET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可伸缩、可灵活定制管理功能的层次网络管理框架,底层利用SNMP协议栈实现传统的SNMP管理功能,中间层利用移动代理技术实现可移动的ISO管理服务;高层应用使用XML描述用户可定制的管理任务,顶层管理器和中间级管理之间、中间管理器之间通过委托和协作实现具有强分布式范型特性的层次管理.
其他文献
"垃圾邮件已经成为网管们的恶梦".如何防堵垃圾邮件,减少损失,已经成为网络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以在Internet上使用最多的Sendmail系统为例,介绍了两种防堵垃圾邮件的方案,即增加SMTP认证和动态身份验证,并成功把两个方案融合在了一个系统当中.
叙述了网络中时间同步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详细讨论了Cristian时钟同步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Cristian时钟同步方法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利用校园网的高速性能,该方案实现了较精确的时间同步.
讨论了校园网环境下实现组播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组播流量控制,组播地址的分配,组播路由协议的选择,组播应用,组播测试等,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深圳大学校园网中的组播应用实例,为各学校在校园网中实施组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RFC2275定义了基于视图的访问控制模型(view-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VACM).在VACM中包含5个基本元素,并利用这5个元素来检查对被管理信息的访问权限,VACM的访问控制策略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的特定上下文使用特定的安全模式和安全级别,再指定其视图类型,以一个视图名来表示,当访问控制模块对操作进行检查时,以其视图名与变量名相结合,判断是否是合法的操作,以
简要阐述了IP组播通信机制的原理,对如何在校园网环境中搭建一个IP组播网络实验模型进行了探讨,从而为进一步对IP组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文章论述了码号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与原则,提出了码号资源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码号资源管理中心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和客户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特点,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业务处理、数据存储和信息服务,对关键技术,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信息安全控制、防低赖及系统审计作了重点介绍,文章最后给出了实现码号日常管理的业务流程并作了说
介绍了一种新的形式描述技术——基于面向对象的形式描述技术OOBFDT,讨论了协议的建模方法,并在协议的模型上给出了导出一致性测试例集的3种算法,同时,讨论了一致性测试例集的差错覆盖能力,最后,对利用OOBFDT方法所建协议模型正确性的证明方法进行了论述.
本文探讨Peer-to-Peer技术在网络管理上的应用,从实用角度提出了一个实现模型,并对相关问题给出相应的考虑.
开放的VOIP模型使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具有标准的、分布式的开发平台,SIP协议是开放的VOIP模型中一种开放的、分布式会话控制协议,本文通过对SIP协议的研究,提出基于Web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的SIP协议的实现方法.
拓扑发现是配置管理的核心,是网管实现的基础,因此拓扑搜索算法的设计在整个网管系统的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NMP协议和MIB-Ⅱ实现的网络拓扑搜索算法,以及实现该算法的程序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