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单中心治疗经验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20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临床资料,对原始数据及随访情况做统计学描述及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趋化素样因子1(rat chemokine-like factor 1,rCklf1)在大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AA组和AAA干预组(腹腔内注射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各12只,建立AAA模型.于术后28天取材,观察两组腹主动脉的扩张情况,用HE及弹力纤维特殊染色检测腹主动脉壁内
会议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中遮蔽腹腔干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5月共96例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82例,胸主动脉瘤9例,主动脉减速伤5例),均行术中血管造影,注意腹腔干的解剖变异、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其中6例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远端覆膜支架遮蔽腹腔干;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患者无腹痛腹胀等腹部体征,肝功能无明显变化,随诊至今,1例偶有腹部不适,其余无异常表现;结论腔内修
会议
目的 介绍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普外科开展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94例,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6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手术25例、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例的临床资料.
会议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管镜下行探查取石术,经腹胆管镜钳道内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刀经十二指肠镜钳道内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施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
会议
目的 探讨PPH吻合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行PPH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常见并发症有效解决,随访3月~1年,无复发,无一例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术中有130例出血,占25%;术后有102例出血,占19.6%;重度混合痔吻合后痔核回缩不全90例,占17.3%;尿潴留140例,占26.9%;术后肛门疼痛、
会议
目的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Mayo Clinic已成为常规术式.其采用"六孔法",主刀医生两边跑动.我们在"五孔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肠吻合)和胰腺中段切除、胰肠吻合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高位胆肠吻合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五孔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总结出一种适合国人体型的手术流程.
会议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我们对87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进行了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法复位,用腹腔镜进行全腹探查,并在腹腔镜下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对全部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观察和1-2.5年的随访,所有资料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
会议
目的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这一技术特点同时也伴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只能从脐部引出,无法遵循传统的"就近引流"原则,因此其引流效果受到质疑.为探讨其引流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实践中,对其引流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会议
目的 探讨7个遗传性蛋白C (Protein C,PC)缺陷症家系致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遗传表型和PC三维构象变化.方法 对7例遗传性PC缺陷症家系进行外周血基因组DNA抽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同源模建法重建突变PC三维空间构象,分析突变对其三维空间构象的影响.
会议
The splenic artery arising from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 is an uncommon anatomical variant.This aberrant origin may rarely be associated with an aneurysm.Previous cases have been managed W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