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SiO2-MgO-FeOt-VOx渣系中钒铁尖晶石相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来源 :201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炼钢行业每年产出大量含钒钢渣,该渣钒含量相对较高,是一种重要的含钒资源,另一方面,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目前湿法提钒方法不适合品位相对较低的含钒钢渣,需要在其之前选矿富集,而渣中钒呈弥散分布,选矿富集效果欠佳。需在选矿之前使钒富集到一两个矿相中。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Schiel 凝固方程对中硫易切削非调质钢凝固过程中硫化锰的生成行为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淬火试验中硫化锰在不同时期析出的形貌、大小和分布.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成分下硫化锰在凝固末期大量析出,1200℃ 时基本析出完全.凝固较早时期形成的少量硫化锰为第I类球状MnS 并均匀分布,而凝固末期析出的硫化锰主要为沿着晶界分布的第Ⅱ类MnS.液相消失后硫化锰会在原有硫化锰上继续析
通过改变钢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了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Cr-Mo-V 系制动盘用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并利用金相显微镜以及截距法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和分布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不断增加,在850~900℃范围内,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增长缓慢,晶粒较细小,950℃时奥氏体晶粒出现了异常长大现象,随后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
由于其在轧制过程变形抗力与钢基体一般差别较大,在轧制过程夹杂物周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故容易成为轧板内微裂纹的起点,微裂纹的扩展可能成为表面宏观裂纹以缺陷,影响钢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控制钢中夹杂物和第二相粒子的形貌对提高夹杂物的去除效率,降低其在轧制过程产生应力集中,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议
使用BaZrO3 坩埚真空感应熔炼了锆合金,采用SEM、EDS、XRD 等方法分析了坩埚与锆合金之间的界面反应。结果 表明:熔炼完合金后的BaZrO3 坩埚结构依旧完整,合金熔体对 BaZrO3 耐火材料的润湿性较差,坩埚与合金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界面反应层;BaZrO3 耐火材料对合金熔体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是极具潜力的锆合金熔炼用耐火材料。
会议
会议
随着铝板带材轧制过程的大型化、自动化和高速化,以及轧件表面质量的控制,对冷轧轧制油提出了较高的的要求。通过对基础油和其他添加剂的考察以及筛选,研制出了一种新的铝板带材冷轧轧制油。经过经理化性能分析可知,所研制的冷轧轧制油具有较低的粘度、良好的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清洁性等优点,能满足冷轧轧机的使用要求。
新疆库拜炼焦煤具有低灰、低硫的特点,与同等变质程度的内地炼焦煤相比,其性质上具有较大差异.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新疆库拜地区煤与东北肥煤、15 焦煤分析发现新疆煤硫含量低于0.5,而东北肥煤、15 焦煤却高达1.596 及1.682,硫在煤中的存在形式也不同,东北地区煤中硫主要以芳香双硫醚等有机硫、FeS2 等硫化物硫存在,新疆库拜煤含少量硫化物硫.
研究了钢中铜含量、变形温度、氧化时间、变形量对含铜钢表面裂纹产生的影响。结果 表明,铜含量越高,表面裂纹产生越严重,不同铜含量的钢出现最大裂纹都有一定的临界温度,该临界温度在1100℃-1150℃的温度范围内,氧化时间越长,裂纹深度越深,变形量42%是试样表面裂纹大量出现的临界点,裂纹数量会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当变形量达到50%,裂纹增加速度会有所减缓并最终达到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