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来源 :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病原学情况,总结治疗经验,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患者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一年间脑出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对其病原菌检出率及耐药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98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2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77%,革兰阳性菌占18.18%,真菌占14.05%,所检出病原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第一位,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0.83%,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ESBL率分别为81.8%及88.9%,但是未检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80%,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 结论:脑出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高,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患者免疫力,配合肺灌洗等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25批泽泻药材中11种三萜类成分(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11-去氧泽泻醇B)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二
目的 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降糖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本研究通过用泽泻水、醇提取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降糖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在高脂饲喂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泽泻水、醇提取物均可改善糖耐量。并且对泽泻醇提物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得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快速鉴定三叶青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 PLC-QqQ-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4种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山奈酚芸香糖苷、紫云英苷)的含量.HPLC-Q-TOF-MS法采用月旭Ultimate-X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上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
目的:研究三叶青块根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质谱引导自动纯化系统分离三叶青中4种黄酮类成分,应用NMR、HR-MS、UV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UHPLC-DAD法测定含量,菲罗门Kinetex C18色谱柱(4.6 mm×100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甲酸(A)梯度洗脱(0~5 min,B 15%~25%,5~15 min, B 25%~35
目的:研究三叶青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应用1H-NMR、13C-NMR、MS、H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叶青全草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十六烷酸(2)、十七烷酸(3)、芹菜素(4)、槲皮苷(S)、山奈苷(6)、山奈酚-3-O-新橙皮糖苷(7)、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8-c-α-L-吡喃鼠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solitar AB半开环支架在脑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Q我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三科,柳州)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采用solitar AB半开环支架行脑静脉窦机械性碎栓及取栓治疗,术后予以积极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PT及PT值,将INR控制在2.0-2.5.结
目的: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人选择、操作要点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对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65例患者68个动脉瘤均一次栓塞成功,除一例患者术后5天出现脑血管痉挛至不全偏瘫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H&H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有效方式,相对于手术夹闭,介入治疗在急诊治疗更具优势,即使患者的临床条件较差,也可行介入治疗。临床结果表明介入治疗可获得更满意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改善患者通气,降低操作并发症,有利于改善H&HⅣ、Ⅴ动脉瘤的预后。Rosengart teal.从既往的3项研究中获得3567名患者的数据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差与年龄、WFN评
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相对较轻,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急剧,预后差,死亡率高.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30例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5例血肿出现晚,病情进展缓慢,脑水肿较轻,侧脑室额角受压,但环池结构无明显改变,给予非手术治疗;25例水肿范围扩大,侧脑室前角明显受压,环池显示不清或闭塞、意识障碍程度加重,给手术治疗。死亡6例,占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与颅内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颅脑损伤患者65例,按GCS评分分为轻型组15例,中型组20例,重型组30例.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同时采集其伤后1d内至4w的脑脊液,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脑脊液中CRP的含量,将脑脊液中CRP的含量与颅内压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伤后轻、中、重型各组脑脊液CRP与颅内压变化存在组间差异(P<0.01);CRP含量的变化与颅内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