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分析减少催化剂跑损

来源 :2005年中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沧州分公司重油催化装置于2001年完全建成投产,设计能力1.OMt/a,现实际加工能力为1.20Mt/a。该装置为两器同轴式布置,再生器设有内外取热和中压蒸汽内过热器。该装置2002年9月经过小修以后开工,发现催化剂跑损严重,经过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跑损情况得到治理。2004年1月又发现催化剂有跑损的迹象,至2月下旬催化剂跑损问题基木解决。 本文就两次跑损的现象、原因和不同的处理手段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第一次主要是由于更换新型的催化剂,喷嘴线速高造成催化剂破碎快而造催化剂跑损;第二次主要原因是再生压力低,主风量大,稀密相线速高,饱和携带量大造成催化剂跑损。解决措施:通过分析跑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一次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喷嘴雾化蒸汽盘管压力和停止更换新型催化剂;第二次通过适当降低主风量和增加再生压力,降低稀相浓度制止催化剂跑损。
其他文献
综述了我国石油能源和润滑油的使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矛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十分突出,润滑油消耗量大,质量级别低,高效润滑技术的推广应用缓慢仍然是能源消耗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开展节能润滑油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建立相关的检测方法,提出了国家应该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节省能源,减少排放,推广润滑新技术,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介绍了几类中国石油的昆仑节能润滑油产品的应用效果。
介绍了异构脱蜡技术在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润滑油装置的成功运用,生产出高品质的加氢基础油。不同原油有着不同反应深度的要求,有着一个产品最佳质量和最佳收率配备的关系。
介绍了俄罗斯原油主要性质及可能影响的主要环节,总结了加工5%~8%俄罗斯原油混大庆原油以来原油性质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石脑油、柴油、航煤、润滑油等油品质量的影响和对装置操作、收率、质量、腐蚀情况的影响。也总结了加工混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5Mt/a年常减压装置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的标志性项目,是目前国内燃料*润滑油型常减压处理量最大的装置之一,在装置建设中应用到一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如:电脱盐第一级采用长江(扬中)电脱盐设备公司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的高速电脱盐技术;初馏塔、常压塔内件采用国内先进高效导向浮阀塔盘;减压塔选用全填料内件,采用先进的液体分布器和双切环相进料分布器;二级抽真空使用机械抽真空系统等。
吉林分公司炼油厂2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通过使用LBO-12型和DOCO型降烯烃合优化生产工艺条件,并利用现有的轻石脑油、芳烃抽余油、混合苯和M1BL:资源,进行调和优化从而全面兄成了汽油产品的质量升级工作。
介绍了世界石油石化市场及油价变化情况,分析了国际炼油与销售业务发展环境,同时也分析了国内炼油与销售业务发展环境。
为了满足汽油新标准,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技术中心组织和支持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并于20032004年分别在多套重油催化装置上成功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汽油烯烃体积含量降至35%以下,装置操作平稳。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选择了催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对1.OMt/a重油催化装置进行了改造,一次开车成功,取得了民好的工业运转结果,催化汽油烯烃体积含量降低到35%甚至25%以下,液收率高,干气+焦炭损失小,在50%汽油回炼情况下,干气+焦炭损失仅占装置重油总进料的0.3%~0.4%;在100%汽油回炼情况下,干气+焦炭损失占重油总进料的0.7%~0.8%。装置标定结果还表明,反应温度和重
第二代降烯烃催化剂DOCO是通过调整主分子筛MOY酸中心的密度分布,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氢转移活性和裂化活性的匹配。在辽河石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表明,DOCO具有民好的氢转移活性和较强的大分子活性,汽油烯烃含量降幅达18个单位,汽油诱导期延长了130min,液化气和汽油收率明显增加,催化剂的装置适应能力强。
在水蒸气气氛下用磷改性ZSM-5沸石,并将其制备成催化剂。磷能显著改善ZSM-5沸石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ZSM-5沸石上不同的磷含量和其与不同的Y.型分子筛配伍对裂化反应都有显著的影响。合理调配FCC催化剂中与之匹配的其他活性组分,适当控制其氢转移能力和烷基化能力,对增产丙烯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