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错误辅音的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发音的特点,了解疾病状态下错误辅音的分布特点,为构音障碍康复计划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测法检测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28人,同时使用Cooledit pro录音软件,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分析发音情况,计算21个辅音的错误发音方式,总结错误辅音的分布特征.
  结果:按照错误发音方式分类,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主要有替代、省略、歪曲三类,各类的构成比由高至低分别为67.68%、22.22%和10.10%.
  结论: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方式的构成比以替代错误最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在院前急救转诊途中,做到哪些方面才会使病情稳定或好转。方法:统计归纳8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诊处理,分析清除毒物(催吐或洗胃)时机,药物治疗,如何维护循环呼吸等。结果:8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有71例在当地就近医院催吐并洗胃,当地医院使用药物者65例,气管插管有7例。转诊中81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途中发生恶化。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在院前转诊过程中,建议首先到当地就
文章首先分别介绍了多学科团队与杂交手术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多发伤患者无需在影像学科室与手术室之间多次转移,而在同一手术室即可完成全部操作,从而避免多次麻醉和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杂交手术室开展多发伤一站式杂交手术,将打破传统格局,合理整合多学科优势,使多学科专家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对多发伤患者实施高效的复苏,充分体现严重创伤救治整体性与时效性的有机结合。符合损伤控制原则,具有广阔前景。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进行过内毒素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然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微生物结果等进行分层统计,观察血浆内毒素水平在不同状况下的值.结果:血浆内毒素水平在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中以及在存活和死亡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血培养阳性患者中其水平略高于阴性者(p=0.054).内毒素严重超标组中降钙素原水平略高于轻微超标组(p=0.
文章首先介绍了NPPV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其在急诊中的应用,以及NPPV的禁忌症,同时分析了其治疗存在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指出NPPV在急诊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普及推广,作为首选的辅助通气方法的比例增加。做好NPPV,需要经过系统培训的、有经验的专业队伍,也需要适合的设备、场所和人力资源。不断探索新的应用范畴和疾病相关的应用指征,并且建立有效的预测NPPV治疗成败的指标。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PTE为TE最常见的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首先讲述了PTE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相关的诊断方法以及其临床分型。针对急性PTE的处理,重点介绍了抗凝治疗。同时简单阐述了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和溶栓药发展历程。
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与发展。文章首先讲述了灾难医疗救援的特点以及灾难医学紧急医学救援现状,针对灾难紧急医学救援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建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作好各项应急保障要素,从而专业化,科学化实施展开紧急医疗救援,以期将灾难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普及救护常识,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对挽救伤病员的生命,提高救治率、治愈率,减少伤死率、伤残率和愈后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公众自救互救技能缺乏,健康知识、安全救生教育渠道少。提出了加强面向公众的急救规范化培训,通过系统规范化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黄金”救治时间内稳定伤员生命体征,从而为后续医疗救护创造有利条件。
感染性休克是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大问题,每年都影响着全球范围内成千上万的患者,病死率高达50%左右。文章讲述了感染性休克单纯靠扩容效果是不好的,需要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临床试验表明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多巴胺有着更高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且有着更高的病死率。同时指出当血流动力学提示休克类型明确是感染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预示着能更好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内脏缺血,有着更低的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脑瘫在脑瘫类型及共患病差异.  方法:将233例小儿脑瘫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 对两组中脑瘫临床类型及共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早产儿组痉挛型双瘫(X2=13.41,P值=0.000)高于足月儿组,足月儿组痉挛型偏瘫(X2=8.357,P值=0.004)高于早产儿组.高危因素主要顺序在早产儿组依次为低出生体重、黄疸、窒息、颅内出血;在足月儿组依次窒息、黄疸、宫内窘迫、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肌肉超声影像变化。  方法:选取1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腓肠肌,采用Aloka-α10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探查。探测超声下肌纤维结构及肌肉回声改变,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超声探查发现1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腓肠肌肌纤维结构和肌肉回声影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与病情及病程相关。  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存在明显的超声影像变化,这种变化与病情及病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