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冰湖溃决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

来源 :川藏铁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2016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分布着大量的海洋性冰川,冰湖溃决是威胁该区段铁路安全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针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区段冰湖溃决灾害严峻的形势,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和TRMM降雨数据弥补气象站点资料的匮乏,从影响冰湖溃决灾害的现代冰川特征、湖盆规模、气象参数、终碛坝参数、冰湖下游沟道特征5个方面选取了9个冰湖溃决危险性评估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冰湖溃决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130个冰湖中,高度危险的冰湖有10个,其中莫如弄巴的39号冰湖、拉普弄巴的83号冰湖、雪茹弄巴的50号冰湖、曲都弄巴的121号冰湖距离318国道和铁路线较近,一旦溃决可能会对道路形成一定的破坏;中度危险的冰湖有8个;低度危险的冰湖有2个;极低危险的冰湖有110个.评价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内冰湖溃决的危险状况.在冰湖溃决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川藏铁路然乌—通麦区段的铁路建设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川藏铁路泸定至康定段走线需要穿越康定县姑咱镇的日地沟,该沟泥石流活动性较强,成为该段铁路选线的关键节点.采用野外考察、室内运动特征参数计算等手段,分析了日地沟泥石流
会议
川藏铁路高速交通廊道研究区地质构造环境较为脆弱,尤其是金沙江结合带、澜沧江结合带、怒江结合带及雅鲁藏布江结合带4条主要的块碰撞结合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活动性.本文在
会议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西南重要的河流资源,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基本沿雅鲁藏布江中游段穿行.该段铁路共有31座跨(临)江桥梁,其中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本文将总结性地对拉林
本文通过对拟建川藏铁路新都桥地区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直剪试验,重点研究了粗颗粒土在不同级配、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总
本文通过对拟建川藏铁路新都桥地区32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野外调查和现场监测,研究了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分为剥落、滑塌、冲刷和热熔滑塌4种破坏类型.
拟建川藏铁路行走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隆升的川西及藏东南高原地带,沿线山高谷深,因其强烈的内、外动力作用及气候影响,段内沟谷边坡岩体卸荷作用强烈.本文在多次现场
会议
川藏铁路沿线山高路险,很多区域人车难以到达,采用常规的勘察手段实施难度极大.高光谱遥感数据能有效大面积地对岩石进行分类,其理论依据是岩石的反射光谱曲线差异性.本文选
通过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泥石流形成环境背景与泥石流分布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冰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流域特征和冰川冰湖特征两大类指标.根据各类指标对泥石流作用方式不同
会议
本文基于对结合带地质建造—构造特征深入的现场调查,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信息,建立了结合带地壳结构的地质—力学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结合带地壳岩体
会议
组成岩石的矿物类型、颗粒大小以及矿物结构,对于岩石在冻融循环下的损伤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西藏地区川藏铁路沿线的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变质砂岩和板岩,进行了冻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