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图书馆特色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开展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图书馆为例,从信息建设方面论述了如何建设特色信息资源馆藏,专业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信息建设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介绍博物馆资料室工作的定位、特点、现状的基础上,以东莞市博物馆资料室建设为例,提出了博物馆资料室应当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创新理念,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分析莫高窟面临的灾难,以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为例,确定莫高窟文物信息数据灾难恢复的诸项需求、策略的制定、多种灾难恢复技术的应用,目的是确保文物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HNG为了给各种目的利用者提供关于汉字字体和字体规范的情报,因而将“石琢汉字字体资料”在网上公开了汉字数据库。到2009年3月为止,可检索到各时代、各地区的62份文献里出现的4554种字体,432 596字。上述的石塚等(2005)中,记述了中国初唐汉字字体标准的存在和该标准在晚唐的开成石经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后成为的宋版。一方面,在日本,初唐标准字体成为日本的标准字体。中国的标准字体虽然变化了,但基
通过调研国内外IC服务模式演变历程,分析新模式LC(Learning Commons)产生背景及特征,同时调研并分析了IC延伸或分支形式KC(Knowledge Commons)、RC(Research Commons)的服务现状和特征,认为IC模式发展趋势是资源和服务进一步整合,同时向个性化、知识化服务方向发展,向网络化服务延伸。
概述了NSTL可再生能源信息热点门户发展现状,着重针对可再生能源信息门户中资源更新问题,论述了基于链接有效性检查的数据维护与更新原则与操作流程,以及动态新闻、RSS网络专题新闻的数据更新方法与途径,并从完善数据更新机制、提升现有技术平台、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加强门户交互性的等视角出发,探讨热点信息门户网站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试图从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探讨研究所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及服务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时期,研究所图书馆应更新观念,适应一线科研人员的需求变化,应用自己掌握的先进信息分析工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质量,服务好研究所科研活动。
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是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争论的焦点,图书馆的各项资源中,财力资源无疑是命脉,而社会资源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馆要生存,依靠社会资源的注入来弥补自身供血机能的不足,不失为一个良策。
笔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在东亚图书馆交流学习,本文从个人体验出发,在介绍东亚图书馆文献收藏资源,电子资源与网络系统的同时,试图找出其中值得中小专业图书馆所借鉴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模式。
TextGrid是德国D-Grid应用于人文科学的一个网格项目,它通过一个纯粹的Web服务界面,使用专门的Web服务工具,为人文学者提供一个文本处理、分析、注释、编辑、链接的模块化的网格工作平台。本文简述TextGrid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以及TextGrid在文献资源整合方面的具体应用。
对党校特色资源建设的调查表明:党校系统特色资源建设逐渐成为党校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党校特色资源体系建设需要一个更加明确规范的模式。主导-合作模式是目前条件下党校特色资源体系建设理想选择。在此模式下,党校特色资源体系建设各主体在系统目标指导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最终才能建成满足党校教育科研目标的特色数据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