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洛川黄土地质遗迹为例

来源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的召开和全球地质公园数量的不断涌现,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社会经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又迫使我们必须协调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洛川黄土地质遗迹资源为例,提出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整合到当地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实现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环境影响最小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骨干行业.也是典型的高消耗、高污染行业.钢铁企业发展
会议
资源生产率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资源生产率的发展变化与生态占用状况为例来分析区域可持续
会议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要求先进的理念作指导,而应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城市环境规划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构建了
可持续旅游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提出的关于旅游发展的新思想,经过近20多年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作为新世纪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可持
会议
传统经济发展带来了资源短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生产率对解决这两类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时循环经济的本质的分析,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资源生产
会议
本文从传统文化出发,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调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理念,对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信用机制的建立不能片面地从企业信用的单一视角出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用体制.本文认为,企业信用机制构建路径应从企业外部环境
会议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模式,对一个国家的调整机制(包括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社会调整机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要求.建立循环经济是一场
会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新建住宅逐年增多,农村的建筑市场极为广阔.与此同时,农村传统建房从建筑材料到建筑技术都比较落后,亟待改进.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以辽宁省
城市的形成、发展、扩张,是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从人的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可以从本质上认识城市发展的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人的需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