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星间链路的柱透镜天线性能评估

来源 :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线是实现星间链路测距与通信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减少干扰,星间链路天线应具备高增益、窄波束、宽扫描等特点.在星间链路信号工作的Ka波段,透镜天线的尺寸和重量相比微波频段大大减小,而且工作频带宽、波束窄、副瓣低,因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对Ka波段的小型超轻柱透镜天线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柱透镜天线的工作带宽大于2GHz,峰值增益最大可达18dB,主副比大于10dB,3dB波束宽度为5度左右,满足星间链路应用需要.该类型天线为星间链路天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导航战成为未来卫星导航系统未来发展的重点,其“攻”、“防”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功率增强技术旨在增强有用导航信号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利用星基点波束功率增强技术,发播含有虚假星历与钟差等参数的导航信号,可以实现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区域使目标用户不能使用北斗导航服务的“拒止”功能,甚至通过“欺骗干扰”使目标用户不能使用特定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发播的虚假增强信号有自己生成与转发两种方式,属于导航战中“攻
在海洋测高卫星研究中,提出了基于Fortran进行并行计算来提高沿轨星地距离仿真效率的方法,主要通过Fortran调用bat脚本的方式控制多个exe同时运行来达到并行计算的目的.首先,对沿轨星地距离仿真的几个分线程独立编译,生成exe可执行文件;然后,根据主程序订单规定的线程生成相应bat脚本文件,该bat脚本文件即为并行线程控制器;再次,主程序调用bat脚本,使各并行线程启动运行;最后,主程序读
本文提出了通过漏感耦合实现导航卫星隔离测试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地检设备故障通过接地影响到卫星安全.漏感耦合器由两根距离很近的高频电缆组成,根据传输信号波长在相应位置各开一个小口,实现卫与地检射频信号的双向传输.在开口附近用吸波材料进行包覆,避免大功率射频信号泄露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该方法能够在没有屏蔽暗室的情况下,实现导航卫星长期隔离测试,大大提高导航卫星的测试的安全性.
针对广域电网监控信息在偏远地域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难以有效传输的问题,提出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短报文通信方式传输关键监控信息的通信系统方案.该通信系统采用装置层、接入层和主站层模型,通信协议设计完成I1和I2接口的通信层和应用层协议设计;为测试设计系统的实际性能,进一步开发了硬件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说明:提出的面向广域电网的北斗短报文通信方案不仅可以满足应用要求,而且为构建广域电网信息物理系
本文提出了通过相位合成实现导航卫星全向测控的方法,能够有效消除两副测控天线射频直接合成产生的干涉区.将对地天线和背地天线分别接收到的上行射频信号,进行相位分析,移相处理后合成解调;同时根据上行射频信号获得的相位差,将下行射频信号移相处理后分别通过对地天线和背地天线发射到地面,使得地面接收效果最优.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地面测控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星载测控天线的360度全向覆盖,大大提高导航卫星的安全性和
The paper presents to derive the TEC over Japan,and estimate the biases of satellites and GPS receivers for GEONET system in 2006.An ionos-phere spherical harmonic function i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i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用户段可能出现的多个卫星故障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信噪比异常检测的多故障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算法(RAIM).该算法通过计算信噪比异常检测统计量实时检测故障卫星,并采用最优选星、定位解估计和接收机钟差检验等处理过程降低了故障检测和隔离的计算复杂度.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信噪比异常检测统计量的概率特性与理论推导值一致.在模拟3颗卫星故障的仿真场景下,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故障卫星的信噪比
本文研究了BDS与GPS融合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关键算法,并进一步分析了融合PPP静态定位性能与ZTD(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估计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DS/GPS融合PPP静态定位能在20min左右收敛,其收敛速度易受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影响;单天静态定位能够达到mm级,单站的N、E、U方向定位精度能达到0.04cm、0.
目前广域或全球的实时精密定位系统已成为GNSS应用研究的热点,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的系统有StarFire系统和OmniSTAR系统.我国北斗全球系统可充分发挥多轨道组合的优势,通过IGSO卫星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实时、连续、稳定的广域精密定位服务.本文设定了北斗广域精密定位的服务目标,提出了IGSO轨道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了IGSO卫星精密定位信号体制,论证了星基精密定位信号与基本导航信号的不同生成关
跨境灾害监测采用基于北斗与GPS/GLONASS多频点进行多卫星系统的组合定位,有效增加定位卫星的可见数量及空间几何强度,实现多模RTK信号处理,结合地面地基增强系统,保证了北斗位置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准确性.本文通过多模RTK建模的研究,使多模RTK在灾害监测与定位服务中实现了初始化时间短、定位高精度,流动性强等优点,为蒙古高原跨境地区灾害监测与救助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