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宣教及护理配合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关节镜下进行后交叉韧带患者因术前患者疼痛重、功能受限,术后需积极的功能康复,对护理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总结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宣教及护理配合。方法:对既往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宣教及护理配合。术前准备:膝关节外伤病人多有焦虑、烦躁心理,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利用已成功的病例,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增强信心,处于手术的最佳状态,指导病人饮食,防止长期卧床所致便秘。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注意观察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手术伤口渗血情况及伤口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后交叉韧带重建病人下肢多用石膏夹外固定,应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温、感觉、踝及足趾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配合医生进行康复锻炼。
其他文献
目的 全血中的循环肿瘤DNA(cell-free DNA,cfDNA)水平增加与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有关,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有定论。因此,我们设计荟萃分析,对既往研究进行回顾总结,旨在阐明定量分析循环肿瘤DNA 在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对初治未抗病毒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6 年4 月因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病区行根治性切除术的301 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初治患者术后短期生存状况影响,尤其是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滴度与初治未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的预
目的 目的 探讨B3 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MGMT 蛋白表达的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共48 例行手术切除的TET 的病例标本蜡块,术后病理确诊为B3 型胸腺瘤和胸腺癌,按照WHO 组织学分型将病例分为B3 型胸腺瘤(n=20)和胸腺癌(n=28),按照Masaoka 临床分期,将病例分为Ⅰ/Ⅱ 期(n=20)和Ⅲ/Ⅳ 期(n=28)。
Objective The 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proteins are mammalian paralogs of trypanosome proteins J-binding protein 1(JBP1)and JBP2,which consist of three members(TET1,TET2,and TET3)[1].
目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样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现状及预后。方法 方法:选取2009-01-01 至2017-12-3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 例因患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样乳头状瘤而入院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病理诊断明确,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 探究在骨科创伤手术患者治疗中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及措施。方法 选取本病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护理,并对两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及相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明确幼儿半椎体切除术究竟应行单侧固定还是双侧固定。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4年间连续32例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行半椎体切除术并双侧固定,年龄最小3岁,最大11岁,平均6岁,男19例,女13例;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2年间连续13例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行半椎体切除单侧固定,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7岁,男6例,女7例。两组患者半椎体切除的方法是相同的,均采用后正中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及假体脱位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5年7月老年人偏瘫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9.7岁,既往有脑出血11例,脑梗死9例,脑血管疾病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0年,伴肢体偏瘫20例,全部患者伤前可独步或扶拐行走,肌力3级以上.手术原因是摔倒致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髋关节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