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部海域近岸底栖鱼类的种类组成

来源 :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2006-2008年间,以海研三号与海研二号在台湾西部沿海六测站,深度15~40 m的海域,进行底拖采样,共进行10航次67网次.共捕获41科77属127种的鱼类(含两种未知种),丰度为0.05~146.20 ind./1000 m2.各站的优势鱼种不尽相同,茄萣为黑边鲳(Leiognathus splendens),七股为大鳞鲆(Tarphops oligolepi),台西、王功及观音皆为斑鳍白姑鱼(Pennahia pawak),淡水则以舌鳎(Cynoglossus sp.)为最优势种.利用各测站鱼种丰度进行群集分析,可明显区分为南北两群集,分别是北群集的淡水、观音、台西和王功以及南群集的七股及茄萣.造成台湾西部海域底栖鱼类分为两大群的主要鱼种贡献度(%),依序为大鳞鲆(11.05%)、细羊舌鲆(Arnoglossus tenuis,10.14%)、大头花杆狗母(Trachinocephalus myop,7.95%)、斑鳍白姑鱼(7.83%)、黑边鲳(6.73%)及大鳞短额鲆(Engyprosopon grandisquama,4.85%).此鱼种组成的差异,可能受到此海域季节性海流变换的影响,以七股为界分成南北两群.
其他文献
The genus Fusarium,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groups of phytopathogenic fungi,is a filamentous ascomycete fungus and infects a broad spectrum of cro
蜜蜂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代表性真菌病为白垩病,使蜜蜂数量和生产力严重下降而对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国内养蜂生产中使用的蜂种主要是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意蜂幼虫极易受
Genetic mapping and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detection are powerful approches in plant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White jute (Corchorus Capsularis L.) is an
The Brassica genus encompasses three diploid and three allopolyploid genomes,bu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traits via p
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通过逐月采样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厦门筼筜湖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以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湖区共鉴定小型浮游动物32种,其中原生动物30种;小
蜜蜂易受到多种疾病侵袭,其中,白垩病是最具代表性的真菌病,给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无一种杀真菌剂被批准用于治疗白垩病.养蜂生产中,意大利蜜蜂幼虫极易受到蜜蜂球囊
本研究采用16S rDNA扩增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ARDRA)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对生长在不同温度下的厚指海绵(Pachychalina sp.)体内的古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一种厚指海
本文分析了2006年夏季至2007年秋季在台湾海峡采集的水母类样品.初步鉴定189种,其中20种为新种及4种我国新记录.水螅水母种类最多,管水母数量最大,优势种为双生水母(Diphyes
本文尝试运用污损生物群落和新生物指数评价内湾的环境质量.根据2008年和2009年在厦门贫筜湖5个站位季度挂板获得的污损生物数据,计算了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变量海洋生物
生活史策略是由出生到死亡一系列维持生存及延续生命的方式,其中受到许多因子如演化适应,生态区位及动物行为等的影响.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各种因子在水生动物[鲸(Section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