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盐厘首事初探——以南部县为中心

来源 :中国盐文化(第十辑)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首事是清代乡村社会中辅助州县政府办理各类专门事务的人员,有时也被称为首士。与州县胥吏相比,首事办理的事务单一,权力仅仅限于其所办理的某类专门事务中,通常只受州县官的间接管理,并不属于州县政府的正式人员,不享受官府的工食银待遇,故而其行为受到州县官的关注程度远没有胥吏多高。清代官方史料对首事的记载较为零散,着墨甚少,使得学术界对首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挖掘③。《南部档案》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首事的大量材料,本文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M2.5对小鼠永生化足细胞(HSMPs)的损伤作用及雷公藤甲素(TPL)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PM2.5(0、20、200、400 mg/L)作用于HSMPs 24 h,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B淋巴细胞癌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p-p38 MAPK蛋白
期刊
为了制备高纯度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可作为载体蛋白用于细菌性结合疫苗开发,对CRM197基因进行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ET28a-CRM197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形式及表达条件的优化。再对表达的重组CRM197蛋白进行纯化,最后对纯化的CRM197进行WB、纯度、分子量和圆二色谱等检
期刊
针对雷达系统主瓣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动天线的干扰抑制算法。假设雷达站配置了一个主天线和一个随动天线,其中随动天线仅配备了接收机。主瓣干扰抑制算法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基于特征值分解和特征子空间,完成初步干扰对消;第二步是将预处理后的随动天线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完成二次对消。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和已有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随动天线的算法可有效地对抗多个主瓣干扰源。
期刊
自主式交通系统(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TS)是为应对主动式智慧交通发展趋势而提出的新一代交通系统。为科学合理地构建ATS功能架构,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属性文本的优化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DPC)。该算法结合交通系统功能架构的基本特征,通过改进的词频-逆向文档频率算法与文本向量空间模型,将多属性文本转化成空间
期刊
随着交通系统自组织运行与自主化服务能力的快速发展,自主式交通系统(ATS)正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其逻辑架构的可靠性十分关键,但现有关于交通系统框架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其影响以及效益方面。因此,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系统拓扑的层面上对ATS逻辑架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识别出需要重点维护的薄弱节点。首先,以道路自主式安全自动驾驶场景的ATS逻辑架构作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基本结构,并分析复杂网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中,互联网中涌现出大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同时,教育资源伴随着知识分散、知识间缺少关联的现象,导致知识迷航问题。面对这些类型多样、关系复杂和数量巨大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图谱正是这样一种优秀的知识组织与表示技术。在数据结构学科领域,数据结构知识图谱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于人工的构建方式,知识图谱的质量不一,缺少用户与知识图谱便捷交互的方式。
学位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而传统的交通系统已无法满足出行需求。为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出行安全,具有自组织运行和自主化服务能力的自主式交通系统(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ATS)应运而生。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和交通信号控制作为ATS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包含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场景作为研究目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实现交
学位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前1 d、治疗30 d后,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
期刊
自主式交通系统(ATS)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其规划布局需要系统、完备的体系架构进行指导。以ATS服务为基础,围绕人与货物运输过程中如何匹配系统服务、如何实现系统功能两个视角,提出“宏观+微观”双层逻辑架构结构。其中,宏观逻辑架构指导交通系统形成面向具体场景的服务集,串联用户需求与系统功能;微观逻辑架构面向具体ATS服务,解析服务参与组分,基于“感知—学习—决策—响应”的业务逻辑明确系统功能与数据
期刊
自主系统联调是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前的最后一道检验。系统联调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从工程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平稳过渡交接,为后续运营维管提供技术指导,积累原始数据。介绍了郑州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自主系统联调的过程,分析了联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总结了值得推广的经验,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自主系统联调工作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