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减量化措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氮肥减量化措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并提出较为合理的施肥建议.方法:在2013-2015年连续三个稻季中,以花优14为材料,试验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N300、N200、N100、N0kgN/hm2和不施肥(F0).分析不同年份各处理的水稻产量,秸秆生物量,籽粒和秸秆含氮量,并计算氮肥表观利用率.结果:水稻产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与N300处理相比,N200处理的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4个百分点;N100处理则显著降低20%的水稻产量.结论:稻田氮肥施用量减为200kgN/hm2,不但水稻产量没有影响,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是较为合理的施肥建议.
其他文献
森林航空消防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飞机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的一种技术手段和工作措施,属于抢险救灾性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森林航空消防基地是开展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具体机构和场所,一般依托军、民用机场、通用机场或林业机场进行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飞行作业.森林航空消防基地是开展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非常设机构,它的作用就是在森林防火期内,具体实施森林航空消防飞行业务,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
航空护林只有与地面扑火力量密切配合,才能更加有效发挥空中优势扑灭森林火灾.本文就如何进行空地配合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目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主要在其作为叶面喷施肥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但对于其作为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以及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甚少.方法:以分别添加葡萄糖、甘油以及甘氨酸的土壤(25℃培养45天)为试材,采用Biolog Eeo-板与酶活性测定方法.结果:与清水对照(CK)、葡萄糖以及甘氨酸相比,甘油处理土壤微生物AWCD和功能多样性指标显著提高,而CK、葡萄糖以及甘氨酸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不同水分管理对抽梢期油茶树体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林4号"5年生油茶为试材,设置滴灌+花生秆+稻草(DHC)、滴灌+生态膜(DSM)、滴灌+油茶壳(DYK)、滴灌(DG)、滴灌+黑地膜(DHM)、花生秆+稻草(HC)、生态膜(SM)、油茶壳(YK)、黑地膜(HM)不覆盖不灌水(CK)共10种水分管理措施,调查测定了不同水分管理措施抽梢期油茶树体
广西番茄规模化生产区域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地区,如今,番茄连作障碍现象发生逐年严重.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技术,针对番茄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展开了分析,旨在揭示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保障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番茄连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番茄连作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H)指数、均匀度指数(EH)和丰富
应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及PCR-DGGE分析技术,研究土壤中不同磷水平条件下番茄根系形态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低磷条件下番茄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尖数减少;根际土壤细菌以及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和均匀度指数(Eh)等表征土壤肥力及健康状态的生物学指标下降;另外,土壤中磷不足还导致番茄根系土壤中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菜园土壤普遍存在有效磷含量过高的问题,蔬菜作物较低的磷素利用效率是造成土壤磷素累积的根本原因.同时,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农艺临界值)高于土壤磷素淋失的环境于值.为此,可持续菜园土壤磷素管理的目标是降低蔬菜磷素农艺临界值至土壤磷素淋失的环境阈值以下,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前人研究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
目的:中国南方红壤稻区在双季稻制度中加入冬绿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是一种高效的轮作方式,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耕作制度.同时,冬种绿肥对稻田氮素管理有重要影响.方法:本文以中国南方双季稻-冬绿肥长期定位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研究了长期冬种绿肥对稻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2年,包括双季稻-紫云英(RRV)、双季稻-冬油菜(RR
团聚体是土壤的最基本结构单元,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有机质分解与积累、养分迁移与转化的主要场所,理解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团聚体碳氮转化特征是科学施肥的基本前提.因此,本研究以华中地区典型土壤的黄棕壤性水稻土长达33年的肥料长期定位实验为代表,采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NPKM)6个处理,并将耕层土壤分成>
以赣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毛竹专用肥和对照处理硬头黄竹秆形特征调查,分析硬头黄竹秆形结构特征及毛竹专用肥的影响,以期为硬头黄竹的经营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硬头黄竹节间长随节位数变化规律呈现"短-长-短"的变异模型.施肥提高了竹最长节出现的节位数和最长节的长度.施肥对壁厚和壁厚随高度的变化无影响,但会降低竹的尖削度,且施肥处理秆重随高度分布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