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海洋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监测的方法用来弥补理化污染监测的不足,可以预测污染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综合效应,是环境污染监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海洋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微生物尤其是真核微生物的半知菌以其易于观察,研究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呈现很好的发展潜力。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目前海洋污染检测中所利用的指示生物的种类和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根据2004年1月-2007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六个站点的水质参数测定结果,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淀山湖水环境状况进行单因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淀山湖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
徒骇河是纵贯聊城全市的骨干行洪排涝河道,也是构建江北水城一湖两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徒骇河水体污染治理对促进江北水城水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
本文介绍了安德利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系统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该项目主要研究开发的内容和技术关键,提出了本项目的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本文介绍了无公害治理污水的技术理念及其工艺流程,阐述了无公害治理污水的技术原理,分析了无公害治理污水工艺设备及主要构筑物的参数。
2007年10月,在室内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两种成年淡水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对水环境中的Cu、Zn和Cd的去除和累积。随时间的延长,两种
会议
针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带来的外部性问题,迫切需要选择典型流域,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本文以地跨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为例,提出了实施跨省流域
会议
水产养殖池塘是是造成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水产养殖废水治理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集约化池塘养殖系统的生态缺陷,并讨论了现有的养殖废水治理技术的
会议
本实验采用水解一生物接触氧化(O1段)-厌氧生物膜-生物接触氧化(O2段)组合工艺,对四川成都市某城郊养猪场的厌氧消化液进行了生物处理试验,其CODcr平均去除率为76.3%,NH3-N平
分别研究了两株芽孢杆菌(X1和X2)对室内人工配制水体和室外养殖水体中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降解特性,及微生态水质净化剂与酶、肽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X1和X2芽孢杆
基于常用的河流和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通过水质控制目标分析,引入了饮用水供水水库的水环境容量决定其保护区内河流水质控制目标的概念,提出以水库的水环境容量为其上游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