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双天门冬氨酸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b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氨基酸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物分子,其合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顺丁烯二酸与二胺类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手性双天门冬氨酸.其中的间苯二甲基胺可以换成环己烷二胺.产物的收率在~60%.对产物进行了核磁共振、圆二色谱及质谱表征.产物旋光测试表明苯基和环己基取代双天门冬氨酸的αD(18.5℃)分别为21.54,152.4°。电位滴定表明在pH2~12之间,两化合物有四级质子化过程.前两级质子化常数(pKa)在9~11之间,后两级质子化常数在3~5之间.两化合物都能与铜离子形成稳定的双核配合物.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含一个手性中心的二芳基甲基酯类、5-芳基乙内酰脲类和芳基取代丙二烯类三类手性化合物进行研究,样本数分别为63、51和25,以保留因子κ和分离因子α的对数为因变
  结合已有金属双卟啉体系特点,设计并合成了由两种苯基取代酰胺桥联的金属双卟啉,对苯二甲酰-二-邻氨基卟啉锌(1)和间苯二甲酰-二-邻氨基卟啉锌(2),并研究了手性氨基酸酯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以及OM、SEM、EDAX和XRD等方法,研究了铝锌合金镀层钢板的退火工艺及浸锌工艺,分析了铝锌合金镀层钢板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结构、相及成分组成.结果表明
会议
会议
  本文介绍首次独立设计并高效合成了新型带四个正电荷的咪唑大环主体化合物“德州分子箱”,并发现其在阴离子导向作用下在互锁分子结构及相关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本论文以过渡金属为节点,以柔性二吡啶为连接体,对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组装、结构和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由于有机配体的反向
  本实验采用差分脉冲伏安(DPV)技术研究赖氨酸(Lys)修饰的手性表面对多巴对映体(DOPA)的识别研究。D-DOPA和L-DOPA在裸玻碳电极上的DPV响应电流相似。相较于裸玻碳电极,D-
  本课题组在水相中合成了CdS纳米带,对所合成的CdS纳米带进行光照处理,纳米带在光照作用下高度扭曲,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的纳米花,通过特殊方法还得到了一种具有连续结构的螺旋
  硅纳米粒子由于在手性识别,药物释放,细胞成像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硅纳米球,硅纳米空心球,硅纳米管,螺旋硅纳米管,螺旋硅纳米带等结构被广泛报道
  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螺旋型聚合物是当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对已经合成一系列带有大基团的手性末端环氧化合物,通过阴离子聚合得到了多种具有单螺旋结构的聚醚。同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