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胶片在PACS中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电子胶片流程实现按需打印和自助打印,极大的改善了胶片打印工作流程,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电子胶片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部分电子胶片通过OCR识别,有无法自动匹配关联的问题,无法为临床提供关键影像,为解决这些问题格式胶片流程应运而生。方法 在医院原有的RIS/PACS的平台上开发应用格式胶片流程。通过TView软件的胶片排版模块将所需要的图像放入胶片的格式中进行排版、保存。将一张胶片产生的一条胶片记录,分格总数及分格中图像的各项参数分别保存到数据库后台的Film_FilmInfo及Film_ImagePrintedInfo两个表中。在数据库表中记录了病人基本信息、胶片Format、图像缩放、窗宽、窗位等参数。等到患者来取片时,工作站触发打印,能通过调用TView打印模块将之前保存的格式胶片还原为胶片图像并发送到胶片打印机,完成一次格式胶片的还原打印。胶片打印完成后,会在数据库的Film_FilmInfo表更新此张胶片的打印状态,可防止多次重复打印,从源头上防止差错及浪费胶片。临床阅片时,可以将参与排版的图像直接返回给临床医生工作站的WebView,临床医生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标准的DICOM操作,例如翻页、调窗、缩放、平移、测量等。结果 格式胶片流程取消了实物电子胶片,解决了电子胶片占用大量存储空间的问题。丰富了临床医生对影像的DICOM操作,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灶的认识与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PACS服务器以及网络交换机的运行压力。格式胶片流程无需OCR识别,100%能够与原始图像自动关联,优化了放射科的日常打印流程。结论 格式胶片流程取代电子胶片流程,保留了电子胶片流程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电子胶片流程的各种弊端,做到了节约成本,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是目前打印流程中最为完美的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术中于侧卧位下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复位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5月间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我院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的患者20例,年龄50-87岁,平均69岁,男7例,女13例,左侧7例,右侧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侧卧位手术组和仰卧位手术组,每组各10例。侧卧位手术组的患者术中均侧卧于透光床上,仰卧位手术组的患者均仰卧于牵引床,患肢用
Purpose To present a case series with PVP for symptomatic Schmorls nodes (SNs) not responding to conservative therapy and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for such treatment with long-term follow-up. To
目的 采用自组装的方式,制备成含氟磁性高分子胶束,探讨其体外及体内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1)用含氟两亲聚合物与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在水溶性介质中自组装,制备成载有磁性粒子(Fe3O4)的磁性胶束;通过质谱仪检测制胶束高分子结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是否制备成功;(2)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磁性胶束的形貌,用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检测粒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胶束的磁滞回线;用MTT法检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手术中联合使用国产明胶海绵微粒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248例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根据病灶不同情况选用碘化油(国产)及选择不同大小明胶海绵微粒予以栓塞,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248例,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8例小肝癌(直径小于5cm),20例一个月后复查碘化油聚集良好,病灶范围减小,
目的 探讨盆腔淤血综合征(PCS)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行介入治疗的10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卵巢静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与疗效结果10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全部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提示盆腔静脉迂曲扩张,卵巢静脉曲张,其中6例患者左侧卵巢静脉曲张,4例患者双侧卵巢静脉曲张。所有患者
目的 了解PLANMECA Proline XC全景X光机的性能和优势,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方法 参考厂家提供的数据,及实际应用体验结果 PLANMECA Proline XC全景X光机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SCARA(选择性顺应性多关节机器人臂)技术的应用;成像的运动轨迹由软件设计不受机械限制二.高频恒定电压(DC)发生器的使用; 可消除有害无效低能辐射与传统交流发生器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颗粒+凝血酶预防CT引导下卵巢癌穿刺活检术后针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由同一工作组对65例对临床怀疑进展期卵巢癌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卵巢肿瘤穿刺活检,根据针道封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凝血酶封闭(n=30);B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凝血酶针道封闭(n=35),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和封闭后针道出血率的差异. 结果 65例均活检取材成功,病理诊断49例为原发性卵巢癌,16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颈动脉MRI为对照,评价双源CT识别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能力.方法 33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收治入院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内膜切除.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2周内接受颈动脉双源CT和颈动脉MRI检查.运用MRI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及形态学,并判断其是否为不稳定斑块.运用双源CT评价斑块处的最大管壁厚度及面积、最大软斑块厚度及面积、软斑块的平均CT值、最大软斑块距离管腔的距离以及
目的 探讨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所有肺癌入院患者中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患者CT图像.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每个患者的CT图像进行诊断评估:找出显示早期肺癌的最早期图像,并且评估肿瘤的形状、大小、密度和位置.找出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肺癌肿瘤在CT影像上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经过整合两个放射医师的诊断结果,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肺癌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