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来源 :2016中国妇产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于术前建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测量与该术式相关的解剖结构数据,评估盆腔淋巴结的分布及状态,用于术中指导手术操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收治的拟接受手术治疗的ⅠB1期~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共38例,于术前行CTA检查,采集其DICOM数据集后利用三维重建软件构建患者的在体骨盆、盆腔淋巴结、血管、闭孔神经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建立在体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对与该术式相关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距离进行观察和测量:(1)盆腔淋巴结的状态,是否转移;(2)肿大淋巴结的位置,与重要血管解剖结构的距离、与闭孔神经的位置关系;(3)髂总动脉后方的结构;(4)髂总动脉分叉后方的结构;(5)髂总动脉的长度;(6)髂总静脉的长度;(7)髂总动脉分叉和髂内外静脉汇合处(即髂总静脉分叉)之间的距离;(8)闭孔神经血管的关系。根据上述信息,于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采集术中照片予以对照,记录术中出血量,有无血管损伤等,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评价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对于心动过缓或过速的胎儿,产前治疗对于心脏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至201 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发生胎儿心动过缓者,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此类产妇的处理包括详细的胎儿结构筛查,排除其他器官系统疾病,详细的心脏结构筛查,排除心脏的结构异常,对于存在心脏结构异常者,均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行母体抗SSA及抗SSB检查.母体抗SSA及抗SSB
会议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分析指标的相关性,了解精子顶体酶活性在男性不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改良Kennedy法测定顶体酶活性,HTM-IVOS精子动力分析仪作精子浓度、活动力分析,精子形态分析采用Diff-Quick快速染色法.分析952例不育患者精液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浓度,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数和前向运动精子数的相关性.结果: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数和正常形态
目的:观察和分析微刺激方案对不同年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促排卵的疗效,寻找对不同年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有效、安全、经济的个体化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 6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IVF-ET共118个周期,其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博格尼亚DOR诊断标准,年龄在20-45岁之间.排除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宫腔积液、息肉和粘连
会议
目的:分析孕晚期应用替比夫定(L-deoxythymidine,LdT)对乙肝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改善乙肝高病毒血症孕妇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 3年3月至201 3年12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HBVDNA≥1061U/mL的孕妇,根据孕妇孕晚期是否服用LdT,分为LdT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LdT对乙肝孕妇外周血C
目的:探讨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微波治疗对HPV的清除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7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门诊行阴道镜检查确诊为HPV亚临床感染且数据完整共165例,微波治疗组47例予微波治疗1-2次,观察对照组118例仅予观察,两组均于6个月、12个月后复查HPV,比较两组HPV感染的清除率,并讨论影响HPV清除的因素.结果:微波组HPV清除率为93.6%,对照组HP
目的:探讨产前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产后及时治疗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救治的效果及效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1.1~2013.6.30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诊断并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救治的先心病患儿资料,门诊或电话随访至2013.8.30,填写《先心病一体化诊治病例报告表》.结果:2011.1.1~2013.6.30共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一般临床特征、糖脂代谢以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系统产检的孕妇,按知情同意原则,选择GDM孕妇311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分娩并知情同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糖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于孕24-28周常规OGTT次日空腹抽血检测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
目的:1.探讨妊娠中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2.初步建立妊娠中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选取20 1 5年5月至12月期间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律产检并计划分娩的24-28周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可能影响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情况.经孕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清晨采集外周血2.0ml进行D-二聚体定量检测.随访孕妇至分娩,收集孕妇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3年至2015年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均无一例孕妇死亡.轻型胰腺炎16例(40%),中度重症胰腺炎15例(37.5%),重症胰腺炎9例(22.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为9例(22.5%),发生死胎1例;脂源性急性胰腺炎为9例(22.5%),发生死
目的:利用影像学数据集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在体女性输尿管宫颈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输尿管与各毗邻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方法:选取2015-2-1至2015-12-I因宫颈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并行CTA和MRI检查的患者51例.将采集的原始数据集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中行输尿管宫颈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并进行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