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态修复的“文质”和谐之道

来源 :河北省第二届(秦皇岛)园林博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城乡生态修复中的诸多现象与问题,在综合视角和系统思维指引下提出了"文质"和谐的观点,并对其概念、内涵和道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要觉察其宽裕的实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美感,更要关注其在自然社会无序发展中不断遭遇的破坏和冲击,进而探索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模式、新路径。本文所提倡的从“生态环境文质双修、同生共和”的视角去认识生态修复的问题和实质,是基于多学科融合创新的视角提出的一种营造理想生态景观环境修复的理念与方法。它将为未来多专业、多学科的实践交流与学术探索提供一个有力的支点和方向,也将给面向未来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者以很好的启示和选择!
其他文献
廊坊市格林郡府居住区总占地面积33hm2,分为四个区域,该绿地景观设计为格林郡府A区,结合其区位概况、建筑环境等特点,设计成定型式居住区.本方案是在廊坊市中高档住宅地产迅速发展背景下,结合居住区消费人群特点、人类行为学规律等,对格林郡府A区景观进行的景观设计.它将居住区分为中心绿地景观、宅旁绿地景观和宅间绿地景观三部分.设计中运用花坛、凉亭、装饰水池等营造出充满欧式氛围的休息空间,秉承"居住与休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城市对自然河道进行了改造,或在市内建设人工河道,以形成各种滨河景观.但由于建设初期设计人员专业素质缺乏以及资金不足等原因,许多城市河道往往被砌筑成墙,滨河景观也以硬质的铺装和简单的沿河植柳为主.这样的滨河景观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制约城市发展.因此,如何将千姿百态的植物运用于滨河绿地及河道中,强化其生态性能,更好地为改善城市空气质
生态园林城市立足建设宜居城市,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建立"公园城市"和"公园+"建设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公园的时代功能、空间品质、文化魅力,赋予更多公园文化主题,使其成为精品园林,让城市靓丽的绿色客厅更为便捷精致.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公园的设计中.本文以石家庄水上公园一期改造设计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公园改造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本文分别就城市滨水绿地的特征、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类型、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的种类划分以及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为之后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3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造景既体现理性又注重感性,强调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融通,及城市生态文明的塑造,不断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境.
随着社会对良好居住环境需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公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就相应出现了旧公园更新改造的问题.本文以石家庄市柏林公园改造提升为例,为城市公园更新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是人类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也是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及设计师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剖析,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几种方法,希望通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我市正在掀起"全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修养,对创建文明城市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城市公园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性、现状、需求,及适时开展科普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的灵魂之一,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优秀的园林建筑小品不仅可以给人优美的环境享受,而且还可以提升园林空间的整体品质以及景观的总体效果.本文探讨简析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创造出以人为本、与自然环境和谐,并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的园林建筑小品.认清当今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其能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特点,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