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1975-2009)来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f2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仆寺旗隶属于锡林郭勒盟,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以南,是俯瞰首都北京及华北其它重要城市的"坝上"区域。太仆寺旗人口为20万人,国土总面积约3,400 km2,其中耕地550 km2,草地2,000 km2,林地750 km2,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生态平衡功能脆弱,气候干旱,农牧业生产不稳定.太仆寺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距北京仅350公里,太仆寺旗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北京及华北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刘全友等曾研究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带多伦县土地利用现状对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效率。杜建会等通过群落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太仆寺旗不同草地群落在干旱气候影响下的响应机制。秦富仓等通过三期遥感图像对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郑淑华等太仆寺旗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间接价值的初步评估表明:维持现阶段的农业活动或退耕还草可能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发展;但若继续开垦和破坏草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能会显著下降,草地所具有的生态屏障作用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对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也较多。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时间序列比较短,没有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讨论问题,没有完整的结合区域气候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变化要素展开机制讨论等等。本研究利用1975年到2009年五期遥感图像,对太仆寺旗生态系统进行识别和辨认和分析,划分出6大生态系统类型,获得了太仆寺旗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数据集,得出了这些时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面积,各个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计算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并列出了各时期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结合34年来太仆寺旗的降水、温度、GDP、人口、重大国家和地方政策,分析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5年到2009年太仆寺旗的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30多年来,太仆寺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剧烈,2000之后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加快,主要体现在农田和草地的转换上,同时湖泊和盐碱地的转换也比较明显。农田和草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农田和草地交互分布的区域,湖泊和盐碱地的转化主要发生在太仆寺旗的中南部。这些变化与草地开垦、耕地弃耕、三北防护林的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三牧(禁牧、退牧、轮牧)政策等人为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区域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其他文献
随钻过程中采用D-T可控中子源和2个He-3管及2个Nal晶体多探测器系统,可以进行脉冲中子-中子孔隙度、脉冲中子-伽马孔隙度以及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测量,另外通过记录伽马能谱和热
本文在回顾美国--加拿大五大湖管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五大湖跨界水资源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借鉴流域综合管理的方法,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五大湖流域综合管理的运作和特点,
(1)研究背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到城市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普遍缺乏规划,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较差。农村土
连续油管测井相比于常规测井在水平井及大斜度小井眼测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它是目前解决水平井测井作业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连续油管测井的技术特点,通
城市土地利用增长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闽台两地具有地缘(地理位置)、物缘(自然条件)、亲缘(社会文化)等诸多相似性,同时福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而台
基于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PDSI指数,本文从发生面积、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等干旱的几大属性出发,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变化的分析方法,在10km?10km栅格尺度上对华
耕地作为土地最基本的分类之一,其具有保障农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功能、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承载功能和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等生态保护功能等,是农业活动最
本文基于历史地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和江津区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提取自重庆直辖年以来,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空间扩张, 以及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信息.从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特征、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推进农村建
本文以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石空镇太平村为例,深入有关部门、农户家中实地调研,获得一手的调研数据,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农村新能源利用与环境整治也进行了分析,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