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icro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正常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microRNA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此芯片包含人类所有成熟microRNA及microRNA前体序列)筛选出高糖培养基(正常培养基添加30.5 mmol/L的葡萄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对于正常培养基(M199添加10%胎牛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差异表达的microRNA.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验证microRNA芯片结果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的 验证2型糖尿病大鼠行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后血糖的改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的变化,观察术后残余肠段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GLUT5、味觉受体的改变.
会议
目的 回顾我院近5年来开展的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病例,评价该术式安全性及对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自2003年6月至2009年11月所有于我院经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病例均纳入回顾性分析,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采集资料.
会议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及评价呼气酮体这一新兴检测指标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99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酮体定性检测结果分为组1(-)、2(+-)、3(+)、4(++)、5(+++)等5组,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患者呼吸气中丙酮浓度,并检测指尖血酮体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
会议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在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40 ~ 70岁,体质指数23~35 kg/m2,空腹血糖≥9.0 mmol/L,7.0%<糖化血红蛋白<9.0%,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
会议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徐州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筛出的连续1年均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及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收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把糖尿病前期人群又分为三个亚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组(IGT)和混合型糖调节异常组(IFG/IGT),并将各亚组又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西格列汀强化治疗组(西格列汀组),对照组仅予以生活方式指导,西格列汀组在生活方
会议
目的 达格列净(DAPA)是一种选择性抑制肾脏2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SGLT2)的新型口服药,针对不同的人群,可采用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我们通过一项在亚洲人群中进行的为期24周的双盲研究(NCT01095653)评估了DAPA单药治疗的疗效.
会议
201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ADA/EASD)关于高血糖管理的立场声明强调了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既往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用餐,亚洲患者的餐后血糖浓度高于白人患者.已证明艾塞那肽每日2次(EBID,每日两顿主餐前注射)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会议
目的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了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在降血糖方面的显著作用,但其降糖机制始终未明.本文分析了一些行此手术的患者的资料,以期探讨该手术降糖的机制.
会议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对老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IGT患者48例,按1∶1分为A组(沙格列汀治疗组)和B组(阿卡波糖治疗组).沙格列汀治疗组予以沙格列汀5 mg,早餐前服用;阿卡波糖治疗组予以阿卡波糖50 mg,三餐时与饭同服,两组患者均被进行常规饮食及运动方式教育.
会议
目的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傍晚时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黄昏现象"."黄昏现象"没有确切的临床诊断标准.通常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h血糖1~2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糖尿病的"黄昏现象".发现及评估患者是否有"黄昏现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