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三排技术治疗巨大分层肩袖损伤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关节镜下双排修补常用来治疗巨大肩袖损伤,但遇到分层的肩袖损伤,双排技术往往导致上下两层修补后张力不一致,从而出现术后疼痛,而且还有较高的再撕裂率。针对这一类型的肩袖损伤时,双排修补后大结节足印区不能得到有效的覆盖,修补后经常会出现"狗耳",影响肩袖的愈合。我们假设,改良三排修补技术治疗巨大分层的肩袖损伤可以获得更好的足印区覆盖,更少的术后疼痛和更低的再撕裂率。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一种全新的颈椎管狭窄的判断方法,并与颈椎管率(Pavlov 比值)、MRI影像学判断颈椎先天性和发育性管狭窄的方法对比,探讨椎体面积比在判断颈椎管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纳入排除标准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颈部疼痛伴或不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MRI影像学结果对C3-7节段颈髓受压程度分级(0-4级),测量标准颈椎侧位片C3-7各节段椎管矢状径(a)、
目的:报道采用MIPPO技术,在前臂掌侧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中远端长段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以关节活动功范围、影像学参数、DASH评分等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5月,经掌侧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11例桡骨中远端长段粉碎性骨折,骨折区域长度4~7cm.手术采用掌侧2条垂直的切口,切口均长2cm,其中远端横切口即沿腕近纹切开,近端纵切口紧贴桡侧腕屈肌桡侧切开,经远端横切口在旋前方
髓内钉在长斜行的干部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髓腔直径较大,单纯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主钉与髓腔皮质无法紧密接触,或干骺端骨折的短片骨折块对位不齐产生的轴向位移无法抵消。冠状面上主钉在锁钉上左右滑动,则"骨-内固定复合体"不稳定,宽大髓腔易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致骨折对位对线不良,骨折的稳定性就难以保证,不利于骨折愈合。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24例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患者,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
Chordoma is a rare and low-malignant neoplasm which is considered to arise from notochord remnants.Surgical resection so far is the prior treatment for chordoma due to its large resistance to chemothe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探讨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病椎间手术组(试验组),彻底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均在病变侵及的运动单元中完成,共191例,男91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1.53岁;非病椎间手术组(对照组),采用长节段、短节段固定方法,共131例,男61例、女70例,平均年龄42.72岁.
目的 探讨经颈前路C2/3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Levine-EdwardsⅠ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例Levine-EdwardsⅠ型Hangman骨折合并椎间盘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3例;年龄19~48岁,平均34岁;其中高处坠落伤7例,交通伤4例,重物砸伤2例。
目的:介绍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4年8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15~30岁,平均19.5岁.
目的:酒精和激素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两个常见的原因,随着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部分研究认为酒精和激素可影响肝酶的代谢,从而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体鉴别出12种以上CYP450亚族,人体药物代谢酶的CYP亚族主要为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本文从五种主要酶的研究进展以及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