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石斑鱼TLR13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ll样受体(TLR)是重要的天然免疫受体,能够参与识别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免疫下游通路,在机体抵抗病原侵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LR13在小鼠中被发现参与细菌应答,并通过髓样分化因子(MyD88)依赖途径激活下游的免疫通路.但是目前对于硬骨鱼类的TLR13仍然知之甚少.本文希望通过实验初步了解硬骨鱼类中TLR 13的结构特点,基因表达模式,为完善鱼类免疫系统的抗病应答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同源克隆方法所获得的斜带石斑鱼TLR13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355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844 bp,共编码947个氨基酸残基;其次,对斜带石斑鱼TLR1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包含一段信号肽序列,14个LRR结构域,以及一个典型的TIR结构域和一个跨膜结构域,具有典型的TLR家族蛋白的结构特点.针对TLR13的TIR结构域进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则发现,其TIR结构域较为保守.而进化树分析显示,斜带石斑鱼的TLR13与鱼类的TLR22,小鼠的TLR13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最后,对TLR13 mRNA在健康斜带石斑鱼内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除了在胸腺、脾脏、后肾等免疫相关器官有较高的表达外,在脑区也有很高的表达量.
其他文献
期刊
  为了探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趋光行为,在直径1.5m×高0.8m的圆形蓝色玻璃水槽内,通过光梯度法,对体长约17.5cm,体重约205.2g的棕点
会议
针对初中科学家庭实验的现状,可创建“实验布置——家庭探究——交流评价”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亲手实验、现象观察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
  采用光镜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头肾外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无明显小梁,无肾单位,分为红细胞聚集
期刊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 R(U)ppell)俗称苏眉、拿破仑、曲纹唇鱼,隶属于鲈形目、隆头鱼科、唇鱼属.该鱼属高档名贵海水鱼,被称为水中的"熊猫",在欧洲被称为拿破仑
会议
  采用HE染色方法对驼背鲈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唇和舌均有味蕾和黏液细胞,唇无杯状细胞,舌杯状细胞丰富;食道短而粗,黏膜褶发达,有大量的杯状细胞和黏液细胞
会议
期刊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是血浆中重要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为载脂蛋白A-I(Apoliprotein A-I).载脂蛋白A-I参与胆固醇逆向运转,在脂蛋白代谢、抗菌等
会议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寄生于海水鱼类的纤毛虫,能够引起海水鱼类全身布满白色小点的刺激隐核虫病或"海水小瓜虫病",每年给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