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细菌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病增产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w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对青枯病原细菌具有离体抑菌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0702-2、GP7-13制成粉状制剂,用于马铃薯种薯播前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湖北恩施病地上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效,GP7-13可达73.9%~89.7%,0702可达60.9%~88.2%;在北京郊区南口和河北张北县的无病地上对马铃薯的促生增产作用,GP7-13可达17.3%~60.3%;0702可达26.9%~61.2%。此二生防菌剂还可明显增加每穴马铃薯主茎数和大中薯率。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物理科学更好地为技术革新服务,物理教师应该尽可能把教材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现在我介绍两点可以结合的补充教材。一、机械能变热能的一种应用--
采用端环氧基丁腈橡胶(ETBN)对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采用DSC和FT-IR表征了CE/ETBN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和固化产物的结构,同时采用TGA和介电分析仪(DEA)对其耐热性和
管绞机在电线电缆的绞制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一种不完全退扭绞线机,适用于铜绞线、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及一般钢丝绳的绞合,还可以对控制电缆绝缘芯线的绞合成缆。
会议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晚疫病一直是全球马铃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抗病新品种的培育及其合理利用是对该病害进行综合防治的
会议
武钢工业港排水箱涵是武汉市目前最长的压力排水箱涵,箱涵地基为软弱土层,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箱涵汛期排水不能中断,且排水箱涵建成后要对其西侧20m外的港池软基采用真空-堆载联合
会议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仪对聚醚砜增韧4,4′-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砜(TGDDM/DDS)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Cr
以间苯二胺(MPD)、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共混制备了一种低共熔点的芳胺固化剂(M3).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聚醚砜(PES)增韧环氧树脂(TDE-85)与M3体系的固化行为,
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最重要的真菌病害。迄今,化学防治仍然是发达国家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便捷有效的标准防治方法;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化学防治药剂成本较高,且缺
会议
由鳞片状天然石墨通过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随后在硼氢化钠和硝酸银存在制得覆银石墨烯(Ag-G).将Ag-G作为导电纳米填料添加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制备了复合材料.采用透
采用环氧树脂E-51与低分子质量环氧树脂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XY678)或苄基缩水甘油醚(XY692)以及聚醚多元醇制得A组分,再与B组分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混合制得环氧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