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亟需加强健康与养生文化教育

来源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消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止血。结果:29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大多数患者能及时止血,个别患者在3~5 d内咯血渐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损伤小,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应用MR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成像和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血管结构。方法:选择随机抽取100名高危乳腺癌患者的正常侧乳腺,通过8个时相的动态MR增强减影研究显示胸廓内、外动脉、肋间动脉和其分支的比率。结果:胸廓内、外动脉Ⅰ级、Ⅱ级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93%(93/100)、62%(62/100)、72%(72/100)、45%(45/100);肋间动脉的显示率为59%(59/100)。结论:
目的:探讨64层CT平扫及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行64层CT平扫和CTA检查,其中7例进行了DSA检查。结果:CT平扫大部分脑实质出现异常密度,其中有10例表现为脑梗死,6例为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萎缩3例,合并脑软化4例,只有2例脑实质未见异常。CTA均能显示病变血管狭窄和闭塞,呈多支受累,也可见烟雾升腾的血管,与DSA所见相似。
目的:探讨建立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条件,并对其进行评价。材料:新西兰白兔24只。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气体干燥损伤法在动物的右侧颈总动脉上造成特定条件的损伤,左侧颈总动脉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然后以特定高脂饲料喂养动物不同时间。评价各组动物血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4周组、8周组中重度狭窄均达到80%。病理检查证实高脂喂养8周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已属于较成熟的纤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恶性脑膜瘤的认识及其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9年收治的11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经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其中8例行CT增强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果:11例患者中,均为单发病例,其中原发恶性脑膜瘤10例,原诊恶性脑膜瘤,术后复发1例。发生于顶枕部5例,颞部3例,鞍区2例,
会议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的护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0年3月份完成心脏检查1024例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紧张情绪;进行心率控制、屏气训练等护理措施准备;在扫描过程中配合影像技师使用高压注射器;检查完成后积极与患者交谈,严密观察患者状态,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45例患者心率均控制在75次以下,共有133例患者图
目的:通过对介入技术诊治“出血性疾病”的研究,正确的掌握介入诊治方法,开发介入技术的新方法,提高疾病的检出率、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达到更有效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目的。方法:将所有患者,依据病种分类,每种病种依据所采用的介入诊治方法分组。对于每类患者分别比较采用不同介入诊治方法组的检出率、穿刺成功率、复发率。结果:(1)2009年就诊出血病人38例,采用此项技术研究、分析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