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纲)

来源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徐州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日本的情况作比较,阐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经济发展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比单纯在经济上的支持更为重要,也困难得多.保护意识观念的树立,需要专家和政府机构的带头与倡导;只有得到全民的重视,才能达到真正的保护.而达到这个目标,道路是漫长的,工作也是艰巨的。第二个问题是理论家们特别要关注现实中的音乐现象,进行评论和倡导。近些年来,相继出现的如京胡《黄河协奏曲》之类的作品,应该引起音乐评论家们的注意,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论及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口传心授"乃其主要传承方式.然而,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苏北唢呐班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重要传承方式—
主要研究李超代数S(2)上权为0的Rota-Baxter算子,根据S(2)(0)与(SI)(2,C)同构的这一性质,利用(SI)(2,C)的Rota-Baxter算子,给出了李超代数S(2)上的权为0的偶的Rota-Baxter算
本文阐述了政府在保护福建南音方面的作为,包括:成立各种南音机构,加强硬件建设;加强宣传、展示和交流,扩大影响;南音进课堂系列;“改良”南音。从民间南音社团的维护、友社结谊、南
建立L-树状代数(L-dendriform algebra)、Rota-Baxter系统和Poisson代数之间的关系,将Poisson代数理论应用于Sweedler四维Hopf代数上构造Poisson代数和Poisson Hopf代数,对Ro
互联网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有着独特文化价值的新型文化传播形态.本文是以论述徐州琴书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风格特征以及当今发展现状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充分利用
在一般环(未必有1)范畴中,左、右对称环的概念是不同的.在一般环范畴中引入一般对称环的概念,给出其刻画,讨论一般对称环与相关环的关系及其环扩张.
如何保护与传承山东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力,将山东传统音乐文化中对于人类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精神或因素提炼出来,最大限度地保留山东地域音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传统文化可谓命运多舛,"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甚至达到了非理性程度,其中中国传统音乐也同样遭受着考验.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先进"与"落后"
2002年7月13日凌晨,一场盼望已久的大雨把连日来的炎热一扫而光,上午近9时,看上去势头不减的雨突然停住,之后天空开阔、阳光妩媚。有人说,这好似一幕童话的序曲;更有人说,我们的城市正用童话
本文主要叙述的是笔者怎样从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踏上非遗之路的,以及怎样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并且讲述了笔者在非遗工作中的收获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