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球幕影院的艺术

来源 :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亚太科技中心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幕影院在科技馆中不断普及,在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与科技馆影院建设相关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球幕影院是随着仿生学的发展和鱼眼镜头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球幕影院在建筑方面与传统影院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处理球幕影院建筑与整体建筑的关系是现代科技馆从建设之初就会考虑的问题。第二,球幕影院内部的放映、荧幕、音响、座位系统与传统商业影院的区别以及各个科技馆的球幕影院放映系统的区别,导致球幕影院的片源少,使用率不高。第三,国内现有的具有球幕影院的科技馆在开展展教活动方面较为薄弱。本文尝试从科技馆建设之初将球幕影院的建设纳入到科技馆展教、建筑工程中,在建筑的初步设计时,从建筑成本、建筑效果等分析球幕影院与主体建筑的关系,尽可能节约空间。针对球幕影院的特殊内部配置,要首先统一国内科技馆球幕影院标准,投入专业人员和公司开发片源。同时依托球幕影院结合科技馆展品、社会热点、天文现象等开展展教拓展活动等。
其他文献
微视频在科普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视频在社交媒体中易于流传,满足了广大受众泛在化、碎片化观看的需求。在吸引公众关注科学,提升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科技馆有必要有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制作微视频,强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增强观众学习体验,营造立体化的学习模式。中国科技馆创办《科技馆说》微视频栏目,联合馆内外专家资源,从社会热点科学话题入手,解决观众关心的问题,用科技馆展品或实验验证,最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馆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科技馆建设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要进一步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对科技馆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适应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通过互联网既可以传播科普知识,又可以传播科普活动情况、信息,让观众更多地了解科技馆,进而获得更多的科普知识。公众是科普教育的对象,科技馆有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责任。在科技馆展览过程中,从以实物展品为主的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已经超越传统计算机成为人们接入互联网的首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交媒体以其及时性、互动参与性等特点给科学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腾讯公司旗下的微信是极具影响力和拥有极大用户群的社交媒体之一,如何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宣传已经成为科技馆业内十分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回顾网络科普的历史,分析科技馆微信公众号与数字科技馆各自优缺点及发展趋势,阐述
特效电影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围绕科普特效影片推广和电影技术知识传播,中国科技馆发起成立科学影迷会,开展影视科普教育活动,丰富观众观影体验,提高观众参与程度。第一,科学影迷会定期组织会员观赏特效影片并撰写影评。会员观影后能够自发地深入学习影片中的科学知识,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分享影片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提高电影鉴赏能力,同时解决了影视科普教育活动深度不强、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等问题。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全国人民也认识到了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越来越多的观众来到科技馆,学习经典的科学理论、最新的科技知识。四川科技馆自2006年建馆以来,从单一的实体馆发展到现在的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实体馆三馆并进,市民们接受科普教育的方式日渐丰富,科普面越来越广,科普速度越来越快,观众与科技馆的结合度稳步提升,这其中的
台北天文馆多年来致力于社会科学方面的天文知识教育,其服务对象的年龄层次非常广,其教育活动类型也很丰富.2015年“天文童话屋”的新版本活动通过简单的互动课程进行设计,其内容包括Full Dome剧院、自己动手和展览指南,引导学龄前儿童探索科学的天文学奥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传递内容的分析法和访谈法,了解活动规则及其执行并且讨论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探讨并思考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结构(前运演)
球幕电影是一种公众喜爱的科普手段,在很多科普场馆中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与传统科普电影不同,它在艺术、娱乐和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普场馆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球幕电影传播的现象,使其教育价值大打折扣,魅力难以充分展现。本文采用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对球幕电影传播过程中的5个要素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现状提出开发电影宣传内容和配套教育活动、拓展电影传播渠
本文介绍了澳门科学馆如何选择并完成创建了全球首个8k 3D球幕影厅。科学馆于2014年组织举办了一次国际球幕节,为同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预热。在组织球幕节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有趣的发现。本文随后将目光转向在2015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方及本地学校教师提供球幕系统培训课程,同时还有后期由各方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扩大球幕媒体的使用和影响力。本文还将介绍球幕系统未来发展内容。
中国古代在宇宙观、天文历法和天文观测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入手,将中国古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对比、结合进行天文科普是一种新颖的尝试。天象节目是球幕影院进行科普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简要概括了天象节目的特点和分类,并提出小型实时类节目由于具有话题性强、互动性强、制作投入低等特点,较适合作为科技馆球幕影院日常的科普教育形式。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节目如何从传统文化入手,抓住公众的兴趣点。本文从
随着近年来影院技术的快速发展,球幕影院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功能。然而观众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影视体验选择,球幕影院有独特的演示方式,其功能与定位需要影院管理者重新思考。球幕立体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本文将从影院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球幕立体技术、音乐会、游戏等技术发展动向,对比其他沉浸式影院技术提出球幕影院建设和改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