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痣悬茧蜂味觉受体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味觉感受系统在昆虫的生存、繁殖、取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味觉受体基因在这个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味觉受体基因主要在口器等味觉器官中表达,参与昆虫对可溶性气味的反应和识别信息素等生理和行为过程[3]。一些味觉受体基因也在触角树突中表达,主要负责识别和结合CO2。味觉受体基因和气味受体基因属于同一基因亚家族,它们都具有7个跨膜域,但味觉受体基因的序列和受体蛋白结构比气味受体更为保守,这可能是由于它具有对相关气味信号相对较小的感受范围。自从人们首次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鉴定出味觉受体基因以来,借助于不断成熟的昆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一大批味觉受体基因在模式昆虫中被筛选和鉴定出来,但在膜翅目昆虫中却鲜有涉及。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近年来在我国蚕桑产区对桑树的为害日益严重。斑痣悬茧蜂是斜纹夜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鳞翅目重要害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我们通过前期构建的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触角转录组,以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sp的味觉受体基因为参考序列,使用Bioedit软件鉴定候选味觉受体基因,共鉴定出13个味觉受体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些受体基因编码75-433个氨基酸,其中,12个味觉受体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斑痣悬茧蜂味觉受体基因与其它膜翅目昆虫的糖类受体基因聚在同一进化枝。利用qRT-PCR技术对这13个味觉受体基因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大部分味觉受体基因在触角中特异性表达,仅1个味觉受体基因在腹部中特异性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味觉受体基因可能在斑痣悬茧蜂的化学感受和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有关昆虫味觉感受系统的研究,但是对于昆虫的基础味觉信号识别以及这些信号如何影响取食行为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仍鲜有涉及。本研究对于全面揭示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嗅觉行为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充分发挥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控害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察右前旗平地泉镇是个天主教影响很大,信教群众占总人口32%(1990年)的乡镇。本世纪初天主教传入,使一度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变成农业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事业有很大发展,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而在现代化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矿山的规模越来越大,矿区网络越来越复杂,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可能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现在对于矿山环境控制系统的低时延、高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的云计算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边缘计算就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边缘计算充分使用了网络边缘的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使任务可以在网络边缘进行处
<正>~~
期刊
<正>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本病的致病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诸如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推拿和肩部功能锻炼等,都各
会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网频率作为电网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正不断受到高度重视。目前,电力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中,火电机组承担了重要角色,提升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各监管局颁布的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简称“两个细则”),规定了火电机组在一次调频过程中的责任和义
线粒体有"ATP的生产基地"、"细胞的动力站"之称,这与中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着密切的联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指食物在线
“十六字”方针的再学习陈杰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是毛主席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来的。他在论述“党和非党的关系”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目的:深化整体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方法:建立护理部-整体护理质控组-病区护士长三级评价和控制网;在护理质控标准体系中增加"过程控制能力"这一反应整体
患儿,男,12岁,脱发5年、头皮白斑白发3年,全身红斑、鳞屑伴痒1周。头皮既往诊断:1.斑秃;2.白癜风。此次皮损皮肤组织病理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为儿童斑秃、白癜风合并银屑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Internet以其迅猛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广泛发展,使得全世界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变得极为快捷[1]. 如何在Internet上快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