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W.Mischel的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我们认为青少年的诚信行为不仅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同时也具有情境性特征,即在不同情境诱因和惩罚抑制情境中,其诚信行为表现存在差异性。为了探讨情境因素和道德自我概念对青少年诚信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17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问卷将被试按照得分的高低分组,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情境因素和道德自我概念对青少年诚信行为的影响。首先,运用自然情境下的2(高道德自我概念、低道德自我概念)×3(奖励、惩罚、公开排名)被试间设计,考察道德自我概念与情景诱因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道德自我概念与实验处理的主效应均显著(F=194.04,p<0.01;F=7.90,p<0.01),交互作用不显著(F=1.88,p>0.05),但是在三种实验情境下,道德自我概念高分组的被试确实比低分组被试的诚实性分数高。其次,运用自然情境下的2(高道德自我概念、低道德自我概念)×2(高抑制情境、低抑制情境)被试间设计,考察道德自我概念与抑制情境对青少年作弊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道德自我概念与实验处理的主效应均显著(F=11.23,p<0.01;F=10.16,p<0.01),交互作用不显著(F=1.61,p>0.05),但是在不同抑制情境下,道德自我概念高分组的被试确实比低分组被试更诚实守信,他们的诚实性分数更低。结论:(1)道德自我概念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具有跨情境一致性;(2)惩罚情境是学生不诚信行为的诱因;(3)高抑制情境下,被试作弊行为更少,即替代性惩罚对不道德行为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