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社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应用间隙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康复专科护士制订间隙导尿规范及实施康复护理提供帮助. 方法:对上海社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76例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间隙导尿应用情况和间歇导尿应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48.7%排尿方式应用留置导尿;21.6%采用叩击或腹压排尿;5.3%应用间歇导尿.影响间歇导尿应用的主要因素:92.1%脊髓损伤者担心引发尿路感染;88.2%脊髓损伤者担心增加尿道损伤几率;82.9%脊髓损伤者认为留置导尿比间隙导尿经济,长期间歇导尿耗材费用增加;69.7%脊髓损伤者认为间歇导尿操作麻烦;65.8%脊髓损伤者缺乏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56.6%脊髓损伤者认为脊髓损伤无法恢复而安于现状;21.1%脊髓损伤者对腹压排尿的危害不了解等. 结论:康复专科护士根据影响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主要因素,制订适合脊髓损伤者的健康教育和间歇导尿操作规范,提高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正确应用间歇导尿的认知状态,有利于脊髓损伤者正确使用间歇导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脊髓损伤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03-2012.01入住我院的580例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03之前入住我院上述科室的620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方法对上述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有了较大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心理疏导及全身放松训练等认知行为干预.结果:通过干预,观察组焦虑评分(SAS)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有利于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干预,考察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病程6个月以上的脑外伤患者156例,通过康复治疗和护理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脑外伤发病6-12个月患者(P<0.01);脑外伤病程>1年患者(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后脑外伤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
目的:评估一般介护疗法与介护联合群体康复训练疗法对天津市养老院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天津市养老院介护部211名住院老人为调查对象,选择其中能坐起,生活依赖明显(20<BI<40),年龄>70岁,无严重痴呆、意识障碍或者明显视听觉、肢体、语言障碍,无急性感染、心肌梗死、外伤等急性应激情况的患者,并有一定文化的老年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41例.年龄70~94岁
我科积极响应护理部的号召,从2011年2月起,在本病房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12个月的我科住院患者中发生胃管脱出、误吸、气切套管脱出、跌倒等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础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了,家属的信任度增加了,进一步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
目的:尘肺病是一种以肺脏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需要定期体检,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还需要良好的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练,控制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减慢肺功能衰退的速度,延缓患者生命.方法:选取我科2011-2012年收治尘肺病患者123例为治疗组,2010-2011年收治尘肺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除药物治疗外还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结果:治疗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