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增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性能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55769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传统预应力预制拼装混凝土结构耗能能力不理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屈曲约束支撑与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相结合的混合框架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该结构在一定自复位能力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提高框架有效线性极限点和降低BRB抗侧屈服力能提高结构自复位能力,增大BRB核心板面积及减少BRB与水平面夹角有利于结构的耗能.OpenSEESS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为实现快速在线测量棒材弯曲度的需要,采用光学成像法获取棒材边缘图像,提取棒材边缘曲线,然后通过棒材边缘曲线与轴线的偏差计算棒材弯曲度.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值得推广。
针对精确定位后的探伤不合钢板试样,剖开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工具等对探伤不合部位的夹杂物形貌、成分、组织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该类高强度中厚板探伤不合原因.结果表明,大尺寸条带状铝酸钙、硅酸钙类夹杂物在钢中偏析带的存在,是造成探伤不合的直接原因.通过在冶金过程中采用系列措施,提高钢水洁净度,减少夹杂物的残留,该类钢板的探伤合格率由研究前的80%左右提升至92%以上,效果较为明显.
武钢港务公司第二混匀车间于2002年投入运行,2012年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解决了原有配料皮带秤Momentum称重模块已淘汰没有备品备件,以及系统网络结构、程序结构、上位机监控画面结构等问题,使二混匀配料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达到了当前国内的先进水平.
随着云计算、视频、自带设备等应用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系统的开放性提出了要求.笔者对开放网络的主要技术及网络架构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选择网络架枸模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结合主要应用场景的特点,提出建议的网络架构模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对冷轧连退产品的满意度、减少对产品质量的异议,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判定精度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原控制系统的优化和局部的改造、增加数据处理服务器,建立了一套质量判定系统.在产品生产过程,通过提高物料跟踪的精准度,对决定产品质量的数据进行实时的高精度的采集,再对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判定产品质量.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检
针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现有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热冷轧产品工艺改进试验系统.该系统针对特定工艺进行调整,脱离了冶金规范MIC的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要,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水化热大,在温度变化、收缩及约束的共同影响下将在结构内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拉伸变形,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变得突出.预应力抗裂通过在混凝土内建立预压应力,抵消混凝土中拉应力,以达到裂缝控制的目的.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及其裂缝、材性随龄期的发展以及采用预应力技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具体研究与应用.
HRB500级钢筋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在普通钢筋混凝土中运用HRB500级钢筋,可能会产生裂缝宽度过宽的问题.而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HRB500级钢筋,能在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前提下,降低钢材用量.本文总结了国内HRB500级钢筋混凝土的研究状况,介绍了关于HRB500级钢筋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研究成果,并指出HRB500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有待拓展研究的方向.
近年来混凝土超长结构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结构形式在带来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裂缝难以控制的问题.因此,怎样改善混凝土的应力状况,控制裂缝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超长问题的本质就是约束及约束分布的问题,以上海某建筑为例,讨论了几种调整结构约束分布,降低约束应力的施工措施,以此来控制裂缝.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进行建模分析,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更优的方案.本文可为类似的工程
针对BRB屈服后形成的薄弱层现象,提出利用预应力筋与BRB结合形成附加刚度BRB,保证BRB屈服后提供第三刚度来限制层间位移的变形,从而防止薄弱层变形的无限制发展和屈曲约束支撑大应变幅值循环断裂,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本文简述了该构件的构造方式、恢复力模型和实验.基于IDA比较了钢框架、BRB框架和第三刚度框架的抗倒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