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压钻井技术分类及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2010复杂结构钻井前沿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压钻井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窄密度窗口安全钻井问题,同时能够降低非生产时间、节约钻井成本.控压钻井技术是继欠平衡钻井技术和井控技术之后,进一步发展、改进和提高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根据钻井现场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文中从控压钻井的应用环境和技术背景两个方面,介绍了动态环空压力制钻井、双梯度钻井、泥浆帽钻井、连续循环钻井和多级节流钻井的技术特点和环空压力控制基本原理,同时指出了每种类型的控压钻井面临的主要难点,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各种控压钻井方式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统一的、有效的室内实验评判指标将有助于屏蔽暂堵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本文引入屏蔽环临界渗透率的概念,基于达西定律及室内实验特点,建立了评价屏蔽环暂堵效果的期望暂堵率模型,指出期望暂堵率受储层渗透率、钻井完井压差、滤失面积、钻井完井液粘度、滤失速率等因素影响.认为,为了更好的保护油气资源,越是高渗储层越应该提高其暂堵率.利用该评判指标室内实验评价了某区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的暂堵效果,室内实验表明其效
本文通过微缩样品试验,建立快速评价二氧化碳(CO2)对油井水泥石的腐蚀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CO2腐蚀油井水泥石的腐蚀作用规律进行评价,为优选出适于富含CO2的油气田的固井水泥浆体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实验数据.
新疆风城油田超稠油资源十分丰富,利用直井和水平井热采开发采收率不理想,2008年在重32井区进行了SAGD(Steam-Assisted Gravity Draingage)平行水平井钻井试验,油层钻遇率100%,井眼轨迹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但是,在后期采油过程中遇到了采油泵下入困难,沉没度不够的问题,从而提出了SAGD平行水平井和直井连通的钻井试验方案.通过现场实施在大尺寸套管锻铣、连通井段扩孔
欠平衡钻井较常规钻井钻速高与其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井底岩石的应力状态受地层孔隙压力和温度的共同影响.本文基于流-固-热三场耦合基本理论,根据欠平衡钻井中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实际状态对耦合控制方程加以简化,结合与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分析相适应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单元法探究了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温度对井底岩石应力状态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随着钻井液液柱压力和井底岩石
为探索大庆油田中部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挖潜技术,2003年选取了萨北油田两口套损井开展了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试验.通过开窗、钻进、钻井液性能优选、固井及完井技术攻关,成功的完成了试验,为发掘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提供技术手段.
Φ311垂直钻井系统是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历时多年研制成功的井下工具,是机、电、液一体化的井下智能钻井系统.该工具可实现在高陡地层,特别是在山前构造带地层的防斜打快技术.目前,该系统已在新疆油田成功试验两井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了闭环控制的设计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水平井地质设计中,准确掌握着陆点和造斜后钻遇断层的深度对于钻进中控制着陆与预防井漏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在水平井着陆点和断点的求取过程中,由于所涉及到轨道和地层的几何关系复杂,一个方程中的两个变量同时发生变化,因此在确定着陆点和断点深度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把水平井着陆点及断点的确定各分为2种类型,建立了相应的4种数学模型,并以大庆油田水平井芳26-平70井钻井地质设计为例,对水平井钻井地质设计
本文简述了微井眼技术的发展概况,明确了微井眼技术的定义,讨论了微井眼的技术优势,阐述了微井眼连续管钻井设备及工具,介绍了国外微井眼连续管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微井眼连续管钻井的关键技术及次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最后阐明了微井眼连续管钻井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近年来,早强水泥浆广泛应用于300m以下的表层固井作业中,以减少表层候凝时间,提前二开,缩短建井周期.但由于水泥石初凝时间短、强度低,只能应用于浅井表层固井、井口反挤水泥等作业施工.常规水泥浆体系一般候凝时间均在24小时以上或更长,制约着钻井提速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完井早强水泥浆,可以实现候凝12-14小时测三样,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河南油田井楼区块油层埋藏浅、储量高,为了有效的开采地下原油,开发部门采用了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开发技术方案.为了满足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开发技术要求,对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技术进行了科研攻关,详细分析了影响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的因素,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总结,较好的解决了套管入井、水泥浆体系筛选、疏松地层漏失、水泥浆顶替效率低等难题,确保了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合格,其中楼平2井水平井段固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