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淀粉黄原酸锌从锌电解液中除铜的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铅锌冶金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2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一种新型淀粉黄原酸盐-ZnISX,考察了其在锌电解液除铜工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电解液pH3.5、温度50℃反应时间20-30min, ZnISX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6时,电解液中Cu<2+>的浓度从9.68×10<-3>mol/L降低到0.02×10<-3>mol/L以下,渣中铜锌比6,为锌电解液净化找到了一种新的除铜剂.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了韶关冻厂烧结Ⅱ系统近年来的生产情况,针对影响Ⅱ系统烧结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烧结结块率的途径.
介绍了韶冶二系精馏炉相关设备特点及性能,提高炉子寿命所控制工艺条件及操作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并对目前精馏炉炉龄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总结回顾了株洲冶炼厂5#挥发窑首次采用电收尘器捕集高比电阻型ZnO烟尘的设计、运行情况,对运行一段时间后所做的诸如高压电源控制设备、振打控制器、灰斗、工艺等方面改造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对今后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造来提高其收尘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赤峰红烨锌冶炼公司采用湿法炼锌工艺,针对生产系统出现不正常的白色结晶现象,分析了结晶物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本文简述了来冶锌铟工程工艺及设备,介绍了生产工艺特点,对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各种分级设备的使用状况,详细分析磨矿分级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磨矿分级效率的措施.
ZnSO溶液一次净化过程中产生Cu-Cd渣,其中的镉以金属状态存在,它很容易被氧气及溶液中锗、砷、锑等杂质离子氧化,再次以离子状态进入溶液,从而影响净化效果,进而影响电锌质量,危及工厂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镉复溶的机理,采取的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讨论了铜在湿法炼锌各流程中的分布及走向,阐述了株冶锌冶炼中铜回收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影响铜回收率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湿法炼锌铜回收率的途径.
我厂原来处理浮渣的方式相当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直收率低,劳动强度大.后进行技术改造,重新设计了浮渣处理的工艺流程,采用了机械化操作,增添了收尘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对改造前后的状况作了详细的论述.
本文主要阐述湿法炼锌浸出过程pH值的控制范围、控制途径及其重要性,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掌握,使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