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RCA(C)(A)O大坝运行28年期间的应力应变状况分析

来源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s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分析Emborca(c)āo心墙土石坝运行28年以来的应力应变状况,分析了建设期和蓄水期初期导致上游边坡和坝顶产生的沉降高于预测值的可能因素,在小尺度范围内分析了沉降变形的连续性.研究了坝顶裂缝的形成过程,水库蓄水后裂缝趋于稳定.本文在Sigma计算机系统和GeoStudio 2007软件环境下进行数值模拟.一般情况下,数值模拟数据与现场监测数据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仪器都损坏了.数值模拟数据和现场监测数据表明了沉降过程发生的三个主要因素,即:120 cm堆石区域的变形模量低于设计预期;在坝体填筑过程中,由于下游材料的变形较大,导致黏土心墙变形过大;受上游堆积体沉没或可能塌落的影响.数值模拟程序根据库水位的变化对沉降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机系统无法模拟将水力荷载作用于坝体表面.沉降计算数值模型验证了水库蓄水和水位波动与坝顶和堤坝实测数据序列过程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许多已建成的超高坝比较普遍出现了面板沿垂直缝挤压破坏、顶部水平弯曲裂缝和水平拉伸裂缝等结构性破坏.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产生,本文提出了超高面板堆石坝设计原则:主堆石区3B压缩模量值,应能控制水库水压力引起的面板挠度,以避免面板沿垂直缝产生挤压破坏;主堆石区3B的宽度,应能保证面板在给定堆石压缩模量的最小挠度;次堆石与主堆石压缩模量比,应能避免堆石上游面拉应变的产生,以避免面板出现水平拉伸裂缝;水库蓄
本文讨论了狭窄河谷中大型黏土心墙堆石坝的抗震设计分析和具有复合地震灾害的坝址以及根据更新的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关于大坝的抗震参数选取指南进行的抗震设计和性能规范.坐落于峡谷中的堆石坝,在坝址处需要考虑以下地震灾害:(i)地面震动;(ii)大坝基础断层;(iii)岩石崩塌.此外,考虑到较高的地震活动性且临近大的断层,在水库蓄水运行的前几年可能出现水库诱发地震.由于距离坝址1.5 km内存在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法国电力公司水电工程中心开发的本构模型L&K-Enroch,此模型是一种考虑了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偏向荷载与各向同性荷载作用下碾压堆石体的不可恢复变形的弹塑性模型.介绍了一种三维大坝模型,用来验证此本构模型的可靠性以及更好的理解有时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上观测到的裂缝的成因:此模型考虑了低谷效应,并与莱索托145 m高的Mohale坝进行了比较.同时考虑了分区,施工顺序,以及地基与
汶川地震后,我国对设计高土石坝提出了分析评价其极限抗震能力的要求.目前全面深入的评价方法,是从坝坡稳定、地震残余变形、液化安全性和防渗混凝土结构应力状态等方面,运用数值分析和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综合判定高土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长河坝心墙堆石坝工程首次采用了此综合评价方法.然而此类评判目前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探求其原因,认为是数值或物模模拟方法不能十分真实模拟实际情况、分析方法细节、验证实例资料
在日本,现行抗震规范要求大坝抗震按照传统的准静力分析设计.按此规范设计的大坝,在经历地震后,没有给下游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2005年3月,由日本国土资源部的河流局、公共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签署的"大坝抗震安全评估方法(草案)"中指出:土石坝抗震性能分析主要是评估坝体动力分析中的滑动变形.评估方法基于技术和经验的判据,即不发生滑动变形的地震导致的沉降量约等于将来的固结沉降,并小于由滑移
Ilisu水电工程位于土耳其东南部Anatolian区的Tigris河上,与同一河上的其他综合水电站工程相连,是最重要的一个,主要用于发电.该工程由国家水利工程总局(DSI)开发,土耳其政府组织对供水和用水负责.对于该工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工程最终设计和招标于1982年完成.在Ilisu村庄附近,Tigris河水位将抬高130 m,形成一个装机容量为1200 MW的水电站.135 m高的
堆石坝填筑施工完成投入运行后,坝体变形一般会延续较长的时间。用作为导致堆石坝长期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渐受到关注。本文结合两河口水电站工程,采用大型高压三轴蠕变试验机,对堆石料蠕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堆石的蠕变机理和规律,提出了蠕变的计算模型,并对蠕变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取值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两河口水电站堆石料的轴向和体积蠕变特性可以用幂函数ε=a(t/the)b来描述。
在寒冷地区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摊铺施工同温暖地区具有显著差异,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冻断性能是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沥青混凝土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寒冷地区水工沥青混凝土面板配合比设计及现场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探讨了水工沥青混凝土低温施工的可行性,以资类似工程借鉴.在寒冷地区,防渗层一般需要采用改性沥青,而改性沥青的私性较大,掺量较多,在施
目前,随着监管机构和公众对大坝关注越来越多,大坝管理者不得不加严对仪器仪表规格、仪表测量精度和监测时间间隔的要求.此外,多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建造的大型水坝正快速接近其设计年限.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由于大坝往往建于偏远地区且受其气候条件影响,开发低成本工具来提高大坝检测效率和监测性能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监测大坝变形的手段一般是人工操作的水准仪.然而,近年来,随着人造卫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
巡视检查和对重点部位的原型观测是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两个重要手段,而大坝变形观测是众多大坝安全监测项目中的主要观测项目.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对多种仪器监测成果进行比较的手段,此外还可以建立预测模型实施预警.因此,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成为大坝安全监测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监测数据往往是不完美的,为实现标准化统计分析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本文中案例研究的是位于冰岛的198 m高的名叫Ka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