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脑肿瘤术前功能区定位及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2013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21次全国学术大会暨国际影像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脑肿瘤发病率增多,外科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治疗方法,术中不仅要求最大程度切除病灶,并要保护大脑功能区.然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无法判断脑肿瘤与正常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仅从解剖位置判断对术后结果影响很大.BOLDfMRI的出现使得术前无创性定位脑功能区成为现实,如能采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术前脑肿瘤患者功能区进行定位,即可减少扫描时间,一次完成扫描,又能很好的定位功能区,有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测定Chiari Ⅰ畸形患者的脑脊液动力学指标,以及评估颅后窝术后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我们利用MR相位对比电影法(PCMR)研究了正中矢状位以及颈2-颈3(C2-C3)水平的脑脊液流动.方法:本次研究共采集了52例Chiari Ⅰ畸形患者(分流术前及术后)及17例正常被试.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等.
会议
目的:探讨MR弥散成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并观察白质纤维束的受损情况,为轴索损伤后患者治愈后的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88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进行MR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T检查,测量受检者胼胝体及脑干的FA值,并进行受损区与正常区对比分析,损伤区FA值测量,均有不同程度减低(P<0.01),对损伤区程度及DTT进行分级.DTT分级
会议
目的:利用ACR膜体日常检测1.5T磁共振仪,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设备的日常质量控制与保证.方法:利用我院2009年总结的质控程序,自2009年6月10日至2012年6月9日三年期间,对我院两台1.5T磁共振仪(西门子公司espree、GE公司HD)每台固定时间,即每日早上7点45分中午13点15分,在模体静止1小时使用正交头线圈,ACR膜体,根据ACR和国标推荐扫描序列与参数,SE序列,T
会议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应用,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显示中的优势.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9~76岁,平均57岁,发病时间均在2~6h.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突发肢体偏瘫和无力、运动性失语等.
会议
目的:臂丛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疾病两大类.传统上其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脊髓造影、脊髓造影结合CT扫描(CTM)等,这些检查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1],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由于臂丛神经解剖的复杂性,B超和造影都难以对臂丛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CTM只能显示椎管内的神经根损伤,不能显示椎间孔以外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MRI以其较高的软组织
会议
目的: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特别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常规垂体扫描序列已无法满足手术医生的需要.本文比较可变翻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T2SPACE)序列与快速白旋回波(TSE)序列,在图像质量和评估垂体瘤侵袭海绵窦的可靠性方面的差异,优化垂体成像序列.
会议
目的:探讨运用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胎儿MRI中胎儿胎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5例产前超声检查疑胎盘异常后,行MRI检查的的孕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资料采用GE Signa 1.5 T超导型MRI扫描系统,8通道体表线圈.孕妇首选仰卧位,如有不适,可采用左侧卧位.足先进,防止幽闭恐怖感.不予以镇静剂.正确输入孕妇体重,以精确控制SAR值.作快速定位扫描,再做矢状面扫描.扫描参数
会议
目的:MRI对面肌痉挛诊断独具优势.检查序列有多种,序列不同诊断结论就不同,本文将55例患者的MR成像序列做一简单分析,有利MRI检查时成像序列的正确选择.方法:收集55例面肌痉挛患者,使用1.5T超导型MRI扫描机,分别行头颅SE序列T1W和T2WI扫描,后分别行脑干部的3D—TOF-SPGR、3 D-CISS和3D-TOF-MRA.中矢状位图像上作与脑干成95°~110°角的横断扫描,在平行于
会议
目的:本研究对青年健康志愿者进行肾动脉Time-slip MRA成像,评价呼吸频率、扫描层厚等因素对成像效果及扫描时间的影响,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扫描参数.方法:在1.5T磁共振扫描仪(Vantage XGV Power By Atlas,Toshiba,Japan)上应用Time-SLIP序列对23例青年健康志愿者(男∶女=8∶15,24.0 ±2.0岁)进行肾动脉成像.除了常规的定位相等扫描序列
会议
目的:测量肝脏特异性磁共振造影剂Gd-EOB-DTPA注射前后T2图像所示肝脏正常实质信号变化并比较肝脏肿瘤检出率的变化方法:临床及影像检查诊断肝脏肿瘤患者20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依据下述扫描顺序完成影像检查:FSE T2抑脂序列;注射肝脏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Gd-EOB-DTPA后肝脏动态增强扫描;FSE T2抑脂序列.扫描完备后所有图像传输至影像处理工作站(GE healthcare AW4.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