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参数自动记录仪在灌浆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2004年全国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浆工程作为一个隐蔽工程,如何真实有效记录、控制和反映施工过程是一个重要课题.三参数自动记录仪的广泛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文献
冶勒水电站大坝是亚洲最高的沥清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由于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地震烈度(Ⅷ度),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都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难题.冶勒大坝布置于极不对称的地基上,左岸坝肩基础为石英闪长岩,坝体、右岸坝肩和台地基础为弱胶结的粉质壤土和砂卵砾石互层的覆盖层上,浓度超过420m. 为了控制基础渗漏,设计上采用了综合措施.左岸为廊道内基岩帷幕灌浆,左坝肩为混凝土防渗墙下接帷幕灌浆,坝体和右岸坝肩为混凝土防
葛洲坝一号船闸投入运行后,由于长期充泄水的影响,使结构缝内的止水系统的功能降低,基排廊道内的渗漏水量逐年增大,渗漏水处理主要采用纵缝表面凿槽充填GS密封膏进行表面止水,纵横缝止水带间灌注水溶性聚氨脂的施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泉河水库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属"三边"工程.运行40余年以来,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工程病害,虽经治理,但相关工程地质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通过勘察分析,笔者指出了泉河水库工程地质病害主要是坝体填筑土料的病害,而土料病的要本原因在于易溶盐的溶解,认为这种病害仍在继续发展,建议进行加固.
东敢水库经水质分析,环境水对防渗帷幕存在分解类溶出性腐蚀,需采取特殊抗碳酸水泥或化学灌浆措施,方能堵漏.
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下游引航道隔流堤及施工围堰防渗工程将柔性材料防渗墙、单排高压摆喷、单排高压旋喷、双排高压旋喷及墙下帷幕灌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三峡地层复杂,工程量大的问题,并且是首次提高喷技术引入到处理花岗岩强风化层.本文通过对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旨在给防渗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倡导有识之士进行防渗技术领域的革命与创新.
新安江水电站自运行以来,右岸坝基出现排水量大且常年不衰,水质弱酸性化,以及坝基页岩软泥化等地质问题,此与坝基渗流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多年的治理,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定问题,现提出防治建议.
大坝建成水库蓄水,坝址水环境发生剧变,由于在新环境下产生的水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坝体或坝基的缺陷,在进行工程处理时应采用多种测试手段查明原因,并采用新型耐蚀水泥,以达到防渗抗腐蚀的目的.
株洲航电枢纽厂坝位于株洲构造盆地南部,右岸存在第三系地层与白垩系地层不整合边界,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岩体的溶蚀风化强烈且不均一、岩层不利倾向和种种软弱岩层夹层大量存在,工程的坝基抗滑稳定、坝基渗透稳定及抗冲刷、坝基沉陷变形等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分析各种不利工程地质情况为着眼点,分析了针对各种不利因素所采取的工程措施.通过埋设的安全监测仪器设备及分析所采集的数据,对施工过程中的基岩变
水利工程如堤防、水库等工程,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其隐患不断增加.特别近年来,我国洪涝频繁,堤坝中存在的稳患如管涌、散浸、滑坡等现象暴露出来,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利用先进的瞬变电磁法无损探测技术,迅速查找堤坝中的隐患,为堤坝除险加固、安全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灌浆记录仪是水工建筑物基础防渗和加固处理中普遍用来监督灌浆效果的电子仪器设备,它的使用提高了灌浆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评价灌浆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本文介绍多路灌浆自动采集系统研究开发和多路灌浆智能记录仪的技术特点、现场试验以及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