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差分法分析被动桩的水平位移与内力

来源 :第六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暨岩土工程系列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给出了有限差分法分析被动桩水平位移和内力的简化分析过程。首先基于土体自由场的水平位移,推导了Winkler地基上被动桩的挠曲微分方程,讨论了水平抗力系数的不同取值方法。然后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单元离散和边界条件的处理,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求得桩身的位移和内力。最后选取一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实例,分析了桩身不同刚度、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不同取值等因素对桩身水平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同时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采用数学模型研究悬浮泥沙运动时,质点运动轨迹分析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数学模型的计算网格通常是欧拉网格,质点运动则是拉格朗日法描述的,在欧拉场中描述拉格朗日运动需要采用简化方法,简化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轨迹线的精度.本文就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时间步长和质点流速确定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两因素对质点运动轨迹计算的影响程度.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与水沙条件关系密切,水沙条件不仅包括水沙量和水沙过程,还包括泥沙组成(级配).本文通过对黄河下游不同历史时期实测资料的分析,认识到黄河长时期平均情况,粒径小于0.025mm的细颗粒泥沙在来沙组成中虽然占50%左右,但细泥沙淤积比一般在10%以下.而20世纪90年代细颗粒泥沙淤积比明显增大的原因是来水量沿程损失太大,河道断流.因此说明如果下游水量太少,既便是细颗粒泥沙也会淤积,维持黄
1997年和2000年枯季、1998年特大洪水后期以及2002年洪季,在长江口南港用旁侧声纳、双频测深仪、D.GPS、浅地层剖面仪对长江口南港主槽床面形态进行走航测量,同时用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ACP-1)定点观测床面形态和近底悬沙浓度变化过程,采集床面泥沙样品经室内分析得底沙粒径,并用沙波高度和运动速度资料近似估算南港推移质输沙率.分析结果表明:①枯季床面泥沙为粗粉沙和极细沙,洪季为极细沙和细沙
水位直接应用于河堤工程的设防,也是衡量河床升降变迁的主要依据.目前,水位观测都是以某一岸的水尺水位代表断面水位的.在没有横比降的情况下,任何一岸的水位都能满足上述应用要求.对于靠控导工程和挑流坝来引导水流的黄河下游河道来说,横比降普遍存在,衡量河床冲淤变化应该用两岸的平均水位.随着水沙条件的变化,河床演变规律研究手段也要突破常规:在关键河段左右两岸设立监测点,收集横比降数据,为研究河床演变提供建模
天然水体都含有某些杂质,从而具有一定的导电特性,而导电的强弱与其所含杂质的成分及杂质的量有关,特别是河道、河床的变化,也使水中电导率发生变化.利用这个特性,用单片机、A/D转换电路、接口电路、无线电发送与接收等原理,研制出了适用于水文、河床地貌研究的地形探测仪.
明渠非恒定流试验数据处理的基本问题是从实测数据中得到平均值和脉动值,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各相平均法、滤波法及正交分解法等.本文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采用实测数据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单个洪水波研究非恒定流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对于小周期、流速变化不大但脉动强度较大的流动,除各相平均法,其他各种方法都无法得到合理的平均流速;故在明渠非恒定流研究采用多波总体平均法分析试验数据能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沿程水文(水位)站水位、流量过程及输沙过程资料,采用计算法和平滩法计算河道的造床流量,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自宜昌以下既有分流又有支流汇入,大通以下又受潮汐的影响,沿程各河段的造床流量因此而变化;利用长江中下游的河道地形、床沙资料及水文资料计算的河床稳定性系数和河岸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河道纵向稳定性系数沿程递增,而横向稳定性系数则沿程是波动的.
基于能量耗散理论,讨论河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及河流能量分配耗散特点,分析河流能量分配、耗散间的制约关系,认为河流体系调整基本特点是对非平衡定态的趋向性.河流系统力图使动力与形态由无序向和谐有序调整的能力,是一个河流动态系统维持基本健康生命内禀的功能.同时,水沙输入输出的差异和系统边界条件的人工干预,使得系统每一轮新的平衡并不是原有平衡的重复.结合水利工程对河流的干扰,依据远离平衡的开放能量耗散结构理
结合实际的弯道无坝取水工程,研究了复杂弯道地形条件下的水沙运动规律,对于弯道中存在障碍物情况下的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发现障碍物后流速及泥沙淤积分布将受到弯道环流和绕流的双重影响,泥沙运动偏离常规的弯道运动规律,当流量大于某一临界值以后,在弯道凹岸侧将出现普遍的推移质泥沙运动,但由于各流量级下绕流流速数值不同,仅在确定的流量范围内,障碍物后才会产生泥沙淤积.通过观测各流量级下流场及泥沙运
本文系统阐述了近20年来韩江干流及下游三角洲河网航道河床演变的情况,并分析了河床演变的原因.干流河床演变主要受上流来水来沙及已建整治工程的影响;下游河床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来沙减少和人工无序挖沙所致的河床失沙.同时考虑河床演变引起的航道变化以及近期航道整治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法和对策.